作者:陌爷地产圈
来源:陌爷地产圈(ID:gh_6e6c6fd48723)
拿地,对于房企而言无论任何发展阶段都是至关重要
头部房企只有不断的拿地才能维持规模与行业地位;中部房企为了发展与壮大,拿地、拿好地是唯一破局之道;尾部房企为了生存,不被行业所淘汰,硬着头皮也得拓展拿地!
无论公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拿地都是绕不开的话题,不仅投资,设计、成本、营销等各个条线都与之息息相关
然而,在实操层面,拿地并不是投拓一个部门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投资工作更多是在公司战略导向下,房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和努力的结果
近些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控的深水区,房地产行业贴着金融属性的外衣,却干着制造业般的活,赚着余额宝理财的钱
借助比较时髦的一句词就是“内卷”!
拿地工作也越来越难,资源也在向头部房企以及国企聚拢
挺怀念以前的房地产秩序,开发商之间都是有钱可挣,坚决不做亏本买卖的
竞争也没那么激烈,开发商之间都是有活可干,相互和谐的
近些年来,很多投拓人员都纷纷抱怨,投资工作越来越难做了,跟进数十宗地块也未必能够命中一宗
投后复盘:工作量并不少,专业能力也不差,公司拿地意愿也算迫切,可就是没有收获
不禁感叹:拿地的理由很简单,不拿地的理由千千万!
借助滨江戚老板的一句话就是:
“别人能拿,我们一定也能;如果别人能亏,我们又为什么不能亏?”
有了这套逻辑,拿地的理由真的,真的很简单!
然而大多数房企对于拿地都是怀揣“既要又要”的心态,战略不清晰,清晰了但不坚定,只会导致职业经理人徒劳不高效
下面就盘点下那些拿不到地的房企的理由:
TOP1 “我们要严格守住投资底线,不达标的地块坚决不要”
投资指标和底线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一刀切,否则投资工作会遇到瓶颈
一方面,随着城市之间的分化,不同城市也呈现出不同的市场特点,长三角区域呈现流速快,利润低的特点,但中西部却与之相反
另一方面,刚需、改善、豪宅等不同产品类型的操盘逻辑也不尽相同
比如按照10%净利润的标准在北京、杭州、苏州、南京等主城核心区域拿住宅地块就是很扯淡的事情
TOP2 “现在市场拿地太疯了,都是地王,这段时间冷静一下,思考下未来投资策略”
——确实冷静了,投资工作也凉了,地价越来越高
TOP3 “年中集团要求抓回款,为了美化报表,放缓投资”
——报表这么重要吗!地都没了,团队都快解散了!
TOP4 “保证金额度有些紧张,集团要求优先给到过去概率大的地块”
——说白了,这么多报告和测算又抓瞎!
TOP5 “四季度主要工作在复盘,项目大家持续跟进,冲刺明年开门红做储备”
——一年到头,地都没拿到,有啥好复盘的!好地都是抢着拿的,还等你储备呢!?
TOP6 “这块地我们的诉求并不多,工程、营销、设计、成本,操盘以我们为主,另外,并表我们也是强诉求,没问题的话协议就能签”
——合作讲究的是公平公正,这样子谈协议我怀疑公司在涮我,根本不想拿地!
TOP7 “这块地区位、市场、配套等都不错,但是形状不太好排方案,而且前面就是寺庙,老板比较信风水,估计带他来看可能不喜欢,算了,还是不要跟了”
——尼玛,这是什么理由,看来下次看地要把老板的喜好也要考虑进去,投资太难了!
TOP8 “这块商住综合体你们好好研究下,看能不能找到合作方把商业、写字楼解决掉。酒店我们自己也搞不了,最好合作方一块拿走得了。然后再找些产业方,把产业的硬骨头也甩出去。我们只进住宅!”
——只能说这个年代“拉皮条”的都被饿死了!只吃肉不吃骨头,人家要你做甚?!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陌爷地产圈”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拿地的理由很简单,不拿地的理由千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