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不良大数据(ID:gh_9932e6fd11e7)
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说,但在实践中,银行业机构不良处置机制、流程仍存在。
银行业过去不良资产处置,主要采取现金清缴、卖给AMC、资产重组或破产重组、司法执行抵质押品、以资抵债等方式。在放宽不良资产处置限制上,监管扩大不良资产转让范围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业务范围放宽。在扩张不良资产处置新模式上,主要是通过之前规模较小,但未来空间广阔的债转股和资产证券化业务。
一 、不良资产处置展望
我们认为,不良资产在2020年将进入1998年来的第五个周期,即不良的相对稳定期,预计商业银行不良率将稳定在2%左右。
负面因素上
短期来看,受国内外疫情影响,全年经济增速低于往常,资产质量承压。表现为零售贷款和中小微信贷的不良率提高。2020年经济增速预计在3%-4%,疫情冲击最大的是零售行业贷款,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失业率的提升,零售行业不良率回升概率大。比如:信用卡的不良率相较之前就有显著提高,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型贷款的不良率也在显著回升。除零售贷款外,中小微企业信贷的不良率和外贸出口企业的不良率也存在回升的可能。尤其是:餐饮、住宿、旅游、影视传媒、出口企业等。
长期来看,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的趋势不会转变,银行的客户范围扩大,客户群体下沉,同时,中小银行的业务占比也将继续提升,整体的不良压力增加。
正面因素上
短期来看,监管采取多项措施,通过政策对冲来缓解疫情导致的不良新生成压力。
其一、1.8万亿再贷款再贴现,在6月底之前投放,支持中小微企业信贷恢复。
其二、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延期还本付息、4000亿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以及针对地方法人银行的400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
长期来看,不良资产管理市场规模的提升、零售转型和金融科技的发展将有效支撑银行的资产质量。
其一、资产管理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包括:组建新的地方AM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业务范围放宽、准许单户对公和批个人不良贷款的转让;加快不良资产的核销、不良资产的出售、不良资产的证券化等。
其二、零售转型。从上市银行的数据来看,对公不良率要显著高于零售不良率,平均高出近1个百分点。随着普惠金融和线上化贷款的逐步推进,银行零售贷款占比将持续提升,低不良的零售贷款将有利于整体资产质量的稳定。
其三、金融科技的发展。疫情期的隔离与限行政策使得银行的线下业务受到较大冲击,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银行线上化业务的发展。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API等金融技术,银行的大数据风控系统在数据支持、技术支持和逻辑支持上均取得较大进展。金融科技的有效应用也将降低银行的信用成本和不良贷款率。
过去几年,银行业的核销力度较为稳定,维持在0.8%-0.9%之间的高位。原因:
其一、不良率较高需要更大的核销力度。在过去10年内,银行业的整体不良率累计提升了1个百分点,因此需要更大的核销力度来稳定资产质量。
其二、不良资产管理市场的扩张和政策的边际放松带来更大的转出规模。包括:组建新的地方AM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业务范围放宽、准许单户对公和批个人不良贷款的转让;加快不良资产的核销、不良资产的出售、不良资产的证券化等。在不良贷款市场化处置路径更加容易、转让接收方选择更多的情况下,银行不良贷款的转出力度加大。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不良大数据”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不良资产数万亿市场,钱要往这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