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慧吖
来源:新流财经(ID:xinliucaijing)
《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网络小贷新规》)下发一个月后,信贷从业机构普遍受到影响,比如以网络小贷牌照开展助贷业务的平台,在和银行机构合作时屡屡碰壁,部分银行,尤其是城商行目前对助贷业务持观望态度。
不可否认,这纸《网络小贷新规》将对整个信贷行业影响至深。
今天要谈的影响,主要在导流环节。多方趋势来看,小贷公司将面临愈发高昂的获客成本,甚至面临获客渠道减少的困境。
流量成本上涨40%-60%
日前,有小贷公司商务告诉新流财经,近一个月,在多种渠道导流,都“遭到”极严格的限制,整体导流成本相较于之前上涨40%-60%。
“虽然只是征求意见稿,但有些平台已经开始卡小贷公司的合作了。”一位小贷公司商务坦言。
一位头部互联网平台广告代理商应证了上述信息,“贷款平台投放广告前需要先开户,开户需要提供一系列资质,金融类平台开户需要金融许可证、 ICP电信增值许可证等,有些平台已经不认可小贷牌照。”
此外,一些信息流平台对小贷广告提出了更细致的合作要求,部分“引导性”、“夸张性”的广告词被拒绝,此外,“费率准确性”也成了个别平台拒绝和小贷公司合作的理由。
或许这并不是单一的《网络小贷新规》下发对市场参与主体带来的影响。2020年11月1日施行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提到银行、支付机构在进行营销宣传活动时,不得虚假、欺诈、隐瞒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以及引用不真实、不准确的数据和资料或者隐瞒限制条件等,对过往业绩或者产品收益进行夸大表述等。
尽管针对的是银行、支付机构,但分析人士认为其他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在各渠道投放广告时,也理应遵守上述需求,甚至应该面临更严格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12月初的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提到——“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各类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
前几日银保监官网发布的《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中又强调一些网络平台为获取海量客户,通过各类网络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比如披露不当、过度包装营销等。
多份文件,监管层的多次发声,无不在告诉互联网平台或者消费场景,在接入金融产品时,应该谨慎、克制。
毫无疑问,各项监管文件来看,小贷公司正在经历“史上最黑暗时刻”,流量价格上涨以及导流合作的限制,促使小贷公司生存愈发艰难。
掌握监管风向,甚至成了信贷平台招聘“信息流优化岗位”的必备要求。
多数贷超消失,小贷导流渠道减少
2017年-2019年,现金贷的黄金时代,无数没有深入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平台通过为现金贷产品导流获得不少收入,它们有的以信息流的形式呈现,有的在个人主页独立“钱包”功能,上架贷款超市更直接的为现金贷产品导流。
比如脉脉、趣头条、猎聘网、OFO小黄车、2345、YY等企业,均曾上线贷款超市,彼时,甚至有分析认为OFO小黄车会依靠贷款超市“绝地求生”。
如今,不过时隔两三年时间,新流财经发现,这些平台的贷款超市都已经“消失”,当然,也不排除部分机构只是暂时对该业务做出调整。
不可否认,也有一些互联网平台,在两三年的时间内,已经在金融领域开启了更深入的布局,比如今日头条、爱奇艺等平台,从简单的导流到助贷业务,今日头条最近甚至已经布局自营信贷产品,其“备用金”已经显示由今日头条旗下网络小贷公司“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或其他机构提供产品服务。
但更多的互联网平台,已经放弃了对消费金融的“幻想”。
事实上,本身除了互联网平台看清“现实”,放弃敏感业务,下架贷款超市,还有一些垂直的贷款超市,或许因为不合规,或许因为资质不全无法上架APP,又或许因为自身导流成本过高难以覆盖运营成本选择离场。
比如当年知名的秒白条、去哪借、信用管家借钱、小黑鱼等贷款超市,在2019年年初,在流量市场还曾是话语权更强的一方,小贷公司想与这些平台合作还需要排队,它们以CPA 十几元起,或者UV二十几元左右的价格赚得盆满钵满。
两年不到的时间,这些贷款超市同样已经消失在消费金融的历史舞台,有的甚至整个公司都“不复存在”。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些流量玩家的离场,也减少了市场上其他信贷产品的获客渠道。
虽然,自“714贷款产品”从繁荣到被打击后,贷款超市的客户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大多数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从2019年开始已经不在贷款超市导流,但很多小贷公司,依旧需要贷款超市的流量。
眼下,头部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多数输入到自身生态系统的信贷产品,或者只为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等合规且优质机构的产品导流。
可以预见的是,小贷平台在未来可以选择合作的导流渠道会越来越少。
这些年,不少企业借用一张小贷牌照做出百亿、千亿规模的借贷业务,实际上在经营过程中缺乏规范性,甚至潜藏很多风险。
一些为小贷公司导流的互联网平台,或许因为合作平台的利率不合规、向学生发放贷款、暴力催收等因素,自身也陷入舆情漩涡。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主业的发展。
因为对于小白用户而言,可能并不清楚提供贷款的机构具体是哪家,他们只看从哪个渠道贷款,就会默认该贷款由哪个平台发放。
《网络小贷新规》下发,是消费金融行业的“深水炸弹”,也是“指明灯”,它让曾经激进的小贷行业玩家们走向冷静,思考未来业务方向。
那些曾经为小贷公司提供流量服务,或者资金、催收,甚至技术服务的公司,也应该看到这个行业的监管趋势。从合规成本、可持续发展性等层面思考和小贷公司合作的取舍。
我们并不是不看好为小贷公司提供服务,而是站在思考未来的角度对行业各方玩家做出建议。
更深入来看,这纸新规是有助于规范小贷行业的运作,防范于未然,避免更大的风险爆发,并促进网络小贷业务健康发展。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新流财经”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