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债券球
来源:债券球(ID:bonds-ball)
人行11号公告出台后,协会、证监会的品种基本都取消了强制评级的要求,市场上就有了一些关于外评消失以后,信评方面如何处理的讨论。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以为有点过虑了,外评在短期消失的可能性很低。
一、市场行为是最真实的答案
今年2月26日,证监会发布了《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修订版,同时顺带发布了《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办法》,公开发行公司债取消强制评级。
从面上来看,如果能够取消评级,对于发行人来说,省了一笔费用,对于整个项目运作来说,省了很多事情和时间,可以说好处不少,然而,笔者的查询结果却与此相去甚远。根据上交所的信息显示,今年2月26日至今,上交所注册生效的公募公司债券,合计165个项目,未提供评级的个数为0。
如果外评真是非必要的,为什么发行人行为如此一致?只能说市场存在客观的需要。
二、市场为什么需要外评?
信用债发展至今,规模达到40多万亿,基本每个角落都有外评的身影,可以说,市场成就了外评,同时外评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场发展进行保驾护航。现有的外评体系有问题不假,但是也不能抹灭外评的作用。
(一)对于承销商
各家承销机构风控水平不一,外评一直是券商在立项、内核阶段重要的参照指标,如果没有这个指标,后续如何控制,的确是有一定的困惑。有人说搭建内评,不是说不可以,但是内评的结果是否公允是很难说的,尤其是中小承销机构。
内评指标是自己设置的,调整的空间很大,如果没有外评的参照,内部操纵不是很难的事情,一旦参杂个人因素在里面,内评沦为傀儡的可能性就会变得很大。
(二)对于投资机构
投资者除了面临与一级类似的情况外,还有两点需要强调:1、相对于承销商的中小机构,投资端的中小机构可能更难,比如那些地方农商行、城商行,从风控管理、信息来源,再到人员素质,相较于头部机构,还是有相当差距的,建立内评的难度和有效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2、投资机构是用真金白银,最直接把自己暴露在风险之下,没有之一,一旦出现风险,面临的是巨额的直接损失。
(三)监管机构
评级对于监管来说,笔者想到更多的是一级。监管部门对于风险的控制是肉眼可见的存在,毕竟违约多了,监管责任很大。对于监管来说,评级同样是控制风险的主要指标。
如果取消外评,监管会不会建立自身的内评体系,进行债券总体风险控制呢?笔者以为基本不可能,毕竟如果这种内部一旦泄露到市场,最终发生了违约,难免会引起非议,因此监管自身做内评,不做比做要好。
在建立自身内评可能性很小的情况下,如何从宏观角度把控风险,笔者以为,外评依然很重要。
至于二级,笔者主要想到的是,如果没有外评,怎么来确定质押率,企业属性、财务指标?想想都会有很多BUG。
因此,以承销商为代表的一级,以投资人为代表的二级,再加上监管机构,怎么看,外评都有存在的必要。
三、评级的将来
其实评级作为风险防控的工具之一,如果市场对其依赖性越大,将来获取的市场空间也就会越大。在这个大前提下,当下的评级公司,不管是传统的外评,还是以投资人付费的买方评级,如何提升评级符号区分度、前瞻性,提升价格引导能力,才是能否赢得未来评级市场的关键。
有人说如果完全依赖外评,可能就会踩某某雷。如果是想显示自身的风控水平高,也可以理解。但是,笔者补充的是,一方面,外评只是风控的一个工具罢了,依赖程度高低,完全视使用者来定;另一方面,如果想借此来否定外评,实在是有些小家子气,如果没有外评,可能踩的雷要更多,想想股票质押,如果有一个关于股质的外评,大概股质暴雷应该不会有那么多吧。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债券球”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说一说为什么外评很难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