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神镇的猫总
来源:好猫财经(ID:haomaocaijing)
无论是阳光城的债务展期,还是佳兆业担保的理财产品违约,都揭开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地产商的的现金流压力极限已到。
阳光城是两条红线达标,佳兆业是三条红线达标,这样的财务指标,没能经受住销售端的现金流冻结,以及融资端的现金流失。
整个第三季度,阳光城消耗了将近200亿元的现金,这里面当然有阳光城管理层的判断失误,但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融资枯竭,信用的丧失殆尽。
佳兆业以不到3亿元的理财产品违约,开启了整个违约序幕,继花样年之后,再次让市场大跌眼镜。
“截至10月20日,佳兆业账面还有240亿元受限现金,以及120亿元在途现金,合计280-360亿元。”
佳兆业管理层倒也坦陈,受限现金是预售监管资金、金融机构债务备偿金,在途现金是银行按揭款和促销分期款项。
“最近几个月,佳兆业平均每月净流出50亿元,主要用于兑付境内金融机构、理财产品或境外债等各类融资。”
这听起来令人绝望。理财产品违约前几天,佳兆业深圳坪山一个楼盘开盘,当天回款12亿元。
“这些钱先进入银行监督账户,监管部门要求必须留存资金保交楼,银行要求留存备偿资金,资金短期内无法盘活”。
另外,这个项目为佳兆业与新城控股合作项目,合作方也并不支持提前支取现金。
当佳兆业老板郭英成向理财客户解释,自己在医院无法接受视频连线,同时自己的儿子、女儿回港,是因为他们还小不懂事时。
不管是不是在打感情牌,这都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曾经那个无所不能的行业,以及多金的企业主们,似乎失去了信心与方向,企业像漏水的船,在没有指南针的大海里随波飘荡。
从泰禾、华夏幸福、蓝光、恒大开启的这场债务危机,正陷入到信心丧失的恶性循环。
“金融机构和政策加大了监管,有些明明压1亿元可以交楼,但是非要压3亿元。”世茂管理层在质疑声中发出疾呼:
“政策如果不转向,即使最厉害的开发商也就只能撑3个月。”
恒大许家印也爆出了一组数字:
从2016年1月1日到2021年6月30日,5年半的时间,几项主要的支出达5.01万亿元,其中归还到期贷款本金22500亿元,支付贷款利息3670亿元,交纳税金2216亿元,支付土地款9634亿元,支付工程款、材料款等建安费用9736亿元,管理及营销费用支出2381亿元。
不能准确猜测出许家印的真实意思表达,但可以得出确定结论:现金流管理是房企的生命线。
销售端受疫情、预期的反复打击,融资端受政策转向、信用丧失的严重拖累,曾经的合作伙伴,成为如今的挤兑人。
那绝对的安全范围在哪?
这一切的根源,只能回到最初的问题,地产商何以累积至如此规模的债务,偿还债务的现金在哪里。
如此来看,在稍显极端的市场环境中,“借新还旧”的循环无法继续,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现金短债比的“三道红线”指标,并不足以证明安全程度。
纵观这些财务指标,最终只能相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债比”,到了拼现金的时候了:
谁持有最多现金,谁就能坚持到市场与政策的转向时刻。
当然,在现金基础上,还有很多重要的影响因素,没有良好经营管控历史的差一点,没有优质资产及时变现的差一点,净负债率指标异常下降的再差一点,合作项目多的再差一点。
这算是优胜劣汰的过程,也是刮骨疗毒的时刻,一个旧时代毫无疑问结束了,是时候考虑适应新时代的房地产发展模式了。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好猫财经”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地产商现金流压力极限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