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财视中国
来源:财视中国(ID:caishiv)
巴菲特曾经表示,如果非要让我用一个指标选股,我会选择ROE(净资产收益率);那些ROE指标常年稳定地持续在20%以上的公司,都是好公司,投资者应当考虑买入。
由于股神巴菲特的强烈推荐,ROE指标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用于选择股票。随着ROE指标越来越被投资者重视,企业经营层也越来越关注ROE,并想方设法提升ROE。
从数学上看,ROE等于净利润(E)除以净资产账面价值(BV)。用符号表示,ROE=E/BV。拆解开来,ROE=(E/S)*(S/A)*(A/BV) ,其中,E代表净利润,S代表销售额,A代表总资产,BV代表净资产账面价值。这种拆解,就是常用的杜邦分析法。在杜邦分析法拆解之下,ROE=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财务杠杆。
杜邦分析法告诉我们,企业ROE是由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财务杠杆三大因素共同决定的。
如何提升ROE呢?由杜邦分析法可知,如果能提升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或者财务杠杆三者中的任一项,我们就可以提升ROE。这对急于短期内提升ROE的企业经营层不啻为一个好消息,但是,这种提升是否万无一失呢?是否蕴含着一定的风险呢?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净利润率
首先,我们来看净利润率。在企业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短期内如何提升净利润率呢?还真有办法可以做到——开足马力多生产,增加存货。这种方式被称为增加企业经营杠杆。
我们都知道,企业产品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一般来讲,总固定成本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并依据生产数量摊销在产品上。产品数量越多,单个产品摊销下来的固定成本越低。短期内单个产品可变成本不变,因此其总成本随着产品数量增加而降低。成本越低,毛利率越高,进而带动净利率走高。
这真的是一种简单实用且快速便捷的尽在企业经营层控制范围之内的增加净利润率的绝妙方法。但是,这种方法蕴藏着巨大的风险——过多占用企业的经营资源以及存货的跌价准备。
我们都知道,存货放在仓库里,永远都是企业的成本;只有存货被销售出去,才是企业的利润来源。过多的存货放在仓库里,就会过多地占用企业的经营资源,挤压企业的正常经营。当然,这还只是小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如果存货在较长时间内不能被销售出去,就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时日一久,存货价值不得不被减记为0,赔了夫人(员工工资)又折兵(存货价值急速下降)。这才是短期增加企业经营杠杆后不得不面临的最大风险。
资产周转率
接着,我们来看资产周转率。短期内,总资产变化幅度并不会太大,企业经营层能够操控的,也只有销售量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企业经营层可以操控销售量吗?当然可以了。企业经营层可以通过强制压货的方式把企业的存货转移给下游客户、渠道或者是经销商。通过这一步,企业经营层就可以多确认销售收入了。
多确认销售收入,对企业来讲,是好事吗?这可不一定。一般来讲,企业强制压货给下游,一方面,下游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这些存货,影响未来需求量,也就是企业的未来销售量。这还不是致命的,致命的问题是,为了强制压货,企业一般会降低销售门槛并采用应收账款的形式强制销售。问题从存货转移到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可以迅速收回吗?答案是,降低企业销售标准情况下的强制压货,大部分的应收账款都未必收得回来。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搭上了人情,没了货,钱还收不回来,这就是短期内增加存货周转率面临的最大风险。
财务杠杆
最后,我们来看财务杠杆。短期内提升前面两个指标(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都蕴藏着一定的风险,那么,提升第三个指标(财务杠杆)是不是会安全一些呢?答案是,非但不安全,还蕴藏着更大的风险——有可能引发企业的破产。
在企业基本面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短期提升财务杠杆的方法只有一种——大规模融资以增加负债。增加负债会带来两个问题,第一个,财务成本增加,导致净利润率下降。这个问题还不致命,最致命的是第二个——财务成本增加,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导致企业的利息率和利息总额相对升高,债务覆盖能力下降。这可能进一步诱发债券持有人要求提前还债,或者,债务到期之后不再购买新债。如果企业现金流准备不足,极易出现被逼破产的情况发生。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虽然短期内,企业经营层可以通过一些操纵手段提升ROE,但每种提升方法都蕴含着一定的风险,一定要慎之又慎。当然了,最好的方法是不用这些手段,转而不断苦练内功,用自身的实力和行业竞争地位提升ROE,这才是投资者喜闻乐见的事项。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财视中国”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提升ROE的三种途径及其蕴藏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