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寻瑕小姐姐
来源:寻瑕记(ID:xunxiajun)
#01
非标民工转型三宝
财富中心:
本周路演40场,涉及20个项目,包括一线热点城市的地产股权项目,证券投资项目,PE及定增基金,债券基金及ABN项目...
风控部门:
本周审查35个项目,其中地产股权模式17个,永续债模式2个,家族信托项目5个,标准化项目6个,证券投资项目4个,服务型信托1个...
信托经理:
转型喊了十多年,都没动静,非标叫停两个月,全面实现业务转型,分不清“标,非标,非非标”没关系,非非标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至于非标是什么?我已经忘了...
理财经理:
没有头部房企的“四三二”项目(哪怕是套壳呢),少了城投平台的信托贷款(哪怕是纯信用呢),少了消费金融的新客专享(哪怕收益特别低呢),多了一堆浮动收益的地产项目,一堆阳光私募、量化对冲、指数增强、债券基金,大家的产品线越来越像了...
公司领导:
在监管的引导和股东的关怀下,公司转型成果喜人,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加速回归本源业务,切实提高主动管理能力...
股东单位:
到年底,拿规模/利润/增速/排名说话...
作为一个一直在转型,一直在创新,一直头破血流的非标老司机,曾经在一轮一轮的大水漫灌中,躺在丰厚利差的温床里醉生梦死;曾经在2015年的5000点大牛市,以“创新”之名落地了一批行业首单,然后被市场劈里啪啦一通打脸;经历过资产荒、资金荒的轮番碾压,依旧未敢忘却受托的初心,如今只能在夹缝中,祭出非标民工转型三宝:
权益,标债、真股权。
从0508的非标砍一半,到0618的融资类压降,再到现在,短短不过三个月光景,产品线基本上看不到传统非标的影子,所有人都在模式改良、业务转型的道路上一路飞奔,原来言必及贷款、成本、抵押、担保...现在尽是IRR、现金流、策略、配置...
新鲜的,丰富的,欣欣然,宛如从来没有做过非标。
#02
非标,只剩下半条命了
6月18日,银保监会对多家信托公司进行窗口指导,要求限期压降通道类资产、压降融资类资产、压降风险类资产“三大压降”。
随后,“三大压降”有了更为明确的监管要求:信托公司需在2019年12月31日规模基础上,对主动管理融资类业务压降不低于20%的规模,2020年内合计压降1万亿融资类信托规模。
同业暴雷、监管重压、非标受限、风险出清,曾经是银行信贷重要补充的信托行业,曾经是影子银行生力军的信托行业,曾经是非标正规军的信托行业,仿佛已经听到了曲终人散的回响。
也许正如某信托大佬所说,非标,只剩下半条命了。
监管严控融资类信托与通道业务的决心空前,行业不良逐步暴雷出清,信托产品的募集难度进一步加大,信托贷款持续负增长的势头延续。
7月份,信托贷款新增负1300亿,是2019年以来的最大负增量,接近去杠杆巅峰时期的水平。
8月22日,2020中国财富论坛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披露,我国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16万亿元,行业乱象得到有效遏制,金融风险明显收敛。
过去的“金融创新”到头来都是“资管乱象”,过去的“伪转型”,都只为了“绕监管”,钻空子、抢规模、逆势扩张的迂回之道,在大资管新规的四梁八柱打通之后难以为继。
存量资产消解处置,产品结构重塑改造,客户群体拓展升级,尽管资管新规在机构的众望所归和银行的哭爹喊娘中延长了过渡期,但延期不是无限续杯的万用灵丹,转型则是难以逆转的历史洪流。
#03
明天起,不再关心房价
如果说2020年上半年的房地产调控,呈现了疫情压力下的宽松刺激,进入八月,房企久违的政策友好期结束,监管出手降温房企融资。
“三条红线”“四档分类”“5%的有息负债年增速”,“三四五”堪称房地产的资管新规,渐进而深刻的改变着房地产行业的生态。
对于房企债务的管理,将以“三条红线”为标准。具体为红线1: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红线2:净负债率大于100%;红线3: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
根据“三条红线”触线情况不同,将房地产企业分为“红、橙、黄、绿”四档:三项指标全部“踩线”,有息负债不得增加;两项指标“踩线”,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一项指标“踩线”,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可放宽至10%;若全部指标符合监管层要求,则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可放宽至15%。
8月20日,住建部、央行召开12家重点房企座谈会,“红线12强”分列红、橙、黄、绿四档前三甲,既有头部优等生,也有后进坏小孩,均被要求9月底上交降档方案,2021年1月1日期全行业铺开。
六天以后,住建部约谈了数个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住建部门领导,多次上榜房价涨幅前十的沈阳、长春、成都、银川、唐山、常州等城市在列。
别问,问就是房住不炒。
都说地产和金融是天生的情人,如今非标已经被打趴下,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罚单一张接着一单,其他有息负债被“三四五”新规牢牢卡住增速,金融只能对地产说:
对不起,你要的杠杆我给不了,今后的路,你自己慢慢走。
从来嗅觉敏锐的许老板早早探知萧萧水寒,在年初刷屏的“七五折卖房+5K网赚”的流量模式之后,喊出了全国600个楼盘七折。
中报首现“营利双降”的碧桂园以94%的回款率和3185万平米的销售面积稳居行业第一,100%的利息资本化率也确保三道红线无虞。
昔日“发债王”富力在与老王的世纪交易之后流年不利,连踩三道红线,评级也遭下调。
多家“高杠杆、高周转、高溢价”的闽系房企在这一场马拉松中掉队。“2000亿谈笑风生”的泰禾如今靠万科掌灯,“拿地飞虎队”福晟则要依附着世茂过河。
超高额利润的时代彻底过去,房地产供给侧改革正式开启。
一开始,是先涨价再降价的假打折真溢价;到后来,是竞争性的抢跑,卖自己的房让别人无路可走;最后是断臂求生,存量资产悉数上架,供并不盖世无双的白衣骑士挑挑拣拣。
行业格局进入洗牌期,大的招安小的并吞,集中度陡峭拉升,全国9.6万家房企有三分之二面临融资受限,15-18年高举高打借来的债,也到了密集到期叠加增量融资收紧的时刻。
地产金融两两相忘,昨日杠杆今日还。
还犹豫啥,卖房吧!
#04
影子银行曲终人散
随着P2P平台从巅峰时期的5000多家降至28家,三方财富机构代销非标产品面临叫停,民间借贷利率比照LPR四倍划定上限,曾经存活于市场夹缝中的众多“另类业务”也被波及,受到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比如,拿地保证金和前前融业务,比如,信用债的陪跑基金,比如,城市更新旧改的启动资金,比如,房抵贷、信用卡分期、过桥摆账等小贷和消金曾经的暴利模式。
没有黑天鹅还会有灰犀牛,没有灰犀牛,还会有那只叫做LPR的蝴蝶。
固守着非标和刚兑的成规,转型的路只能一条路走到黑。而所有固化的东西,都会标准化,模板化,格式化,同质化,最后被汹涌的后浪淘汰。
随着专项债和城投债扩容、存量债务置换创设出了不止“四种写法”;房地产“三四五”融资新规;通道业务逐步萎缩、政策性套利形同消亡,利差时代,也在渐行渐远中落幕。
在行业大变局的必然趋势下,传统非标业务由融资类业务转向权益类投资,由信贷扩张转向价值投资,由私募融资转向资产管理,由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势在必行。
不彻底断了利差业务的念想,就无法正视转型这一命定的课题。
市场的周期性剧变,监管的推波助澜,不确定性成为唯一的确定。穿透底层的投资逻辑,各类资产的组合能力,打破预期收益的观念,容忍净值化的波动,拥抱长短期风险的变化,追寻资产管理的本源。
过去十年长长的资产雪坡,堆满了一轮一轮货币宽松顶起的泡沫,中房美股的梦幻组合仿佛永远不会散伙,大印钞机嵌套着小印钞机,复制出了一个超长债务周期。
从印钞票、印房子再到印股票的引擎轰隆切换,变革的底层代码,从来都自上而下,然后再自下而上。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寻瑕记”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致渐行渐远的利差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