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usu
来源:评级的艺术(ID:Rating-Utopia)
市场上不少人认为评级种种乱象背后根源在发行人付费模式。似乎只要付费主体改变,评级公司的公信力就会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怎么可能?
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评级费真是发行人付的吗?问这个问题,你可能会觉得匪夷所思,认为提问者八成是傻了。明明是发行人真金白银付给评级公司的,发票的抬头也是发行人,这还有错?
所谓的付费并不是谁出面付钱,而是说成本最终由谁承担。现代化分工下,让发行人付费是更节约社会成本的做法。100家投资机构都对一家发行人的债券有兴趣,分别花钱买评估报告,这其中会产生多少不必要的交易费用,不会产生厚此薄彼的利益冲突?如此说来,评级费是发行人替资本市场相关利益主体先行垫付的费用。至于分摊比例,取决于相关方的博弈能力。对于强AAA主体,可以把这个成本转嫁给投资人或中介机构;而对于弱资质的主体,费用就会成为资金成本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发行人是社会利益相关方的代表,虽实际付钱但并不决定是否要付钱;真正出资的,是使用评级报告的利益相关方,这包括监管机构,包括投资人,也包括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等。所以说投资人不付费就不应该对评级公司的报告提要求的说法是有问题的。
那为什么市场会认为发行人可以随意更换或威胁更换评级公司从而获得更高级别?那是因为刚兑环境下,市场并不在意评级。评级对于投资而言,更多就是一个监管符号,对实际业务并没有多大帮助。别说外评,整个风险评估,在靠信仰投资的刚兑环境下,起到的作用都很有限。投资人对评级公司提供的服务开始表示不满,这恰恰说明投资机构已经开始行使自己在市场上的话语权,也说明评级机构逐渐开始在资本市场真正发挥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说,“投资人或(和)发行人付费,由监管机构以抽签的形式随机挑选评级机构来评级”的模式恰恰剥夺了投资人选择的权利。发行人付费模式下,如果投资人不认可特定评级公司的评级结论,直接简单粗暴降一级定价,也可以要求发行人更换或者追加认可的评级公司。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发行人还有必要因为级别要求更换评级公司吗?
但付费模式改变后,评级公司不经市场机制筛选淘汰,而由“天意”来均摊业务。这种平均主义还有一个很大的副作用,会让评级公司逐渐产生自己是监管的错觉。弱化对市场的服务意识,变成衙门的评级公司是市场希望看到的吗?落井下石加剧资本市场顺周期不对,但只考虑维稳,在风险暴露之际不敢或不愿充分揭示就对?
付费针对的是效率而不是独立。对于评级公司公信力的提升,披露评级结论的推理验证过程,让评级流程透明化、阳光化,比结果是否准确、由谁来付费更加重要和有效。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评级的艺术”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投资人付费”有助于提升评级公司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