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usu
来源:评级的艺术(ID:Rating-Utopia)
回归评级的初心,来理解下近期债券市场的动荡。以下是博主认为分析中最重要的几件事:
一、谁借钱?合并报表的企业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法律意义上,借钱的、偿债的是报表范围内一个个独立的法人主体。因此,集团内,离资产越近的主体,其债权保障程度越强;离资产越远的主体,其债权保障程度越弱。
二、借钱做什么?负债要形成资产。正常情况下,短期负债形成现金、存货等流动资产;长期负债形成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如此,资产与债务不匹配,就是风险点。如果短期债务用于长期投资,或者长期债务被上下游或关联方占用,形成大量应收、预付或长期应收等,则债务的偿付风险就会加大。
三、拿什么还?企业最终偿债要靠收入形成的现金流。负债形成资产,资产的应用,以存货(变动成本)、折旧(固定成本)的形式计入成本,以企业对外销售实现收入,产生现金流作为偿债来源。这就是为什么短期偿债重在流动资产的分析,长期偿债重在收入及现金流稳定性的分析。而如果负债没有形成有效资产,产品没有足够的付费需求,收入没有带来相应的现金流入,企业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覆盖成本及偿付债务。
四、还不了怎么办?企业自身资产的创收、创利、创现及变现能力不足时,就需要靠外部支持。外部支持主要含股东、金融机构及政府等的支持。其中的核心点在于:相关主体凭什么会支持?所谓“救急不救穷”,外部支持实质上还是企业向未来的自己融资。相关方正是看中了企业仍有可期待的未来,才会出手救助。如果只是个债务黑洞,那果断放弃、止损才是理性选择。
五、一旦违约,还能剩什么?很多企业之所以变成“僵尸”,没有破产清算,不是因为“逃废债”,更不是因为什么政策要求,而很可能是因为清偿价值无法覆盖清算人员的工资。按照《破产法》的约定,企业资产清算后的偿付顺序为:清算人员的工资,法定义务(含工人工资、政府税收),优先级债权,一般无担保债权,混合资本债(含永续债、优先股等),股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使没有转移资产,以目前很多企业的情况,真到破产清算,留给债权人的,基本也没啥了。
六、违约有顺序吗?理想状态下,评级就是排排坐。真要违约,市场预期应该是AA倒了,AA+倒;AA+倒了,AAA倒。冲击来自于“插队”,AAA倒了,AA还顽强地站着。正是这种“无序”带来的不确定性,让市场有点无所适从。本质上,评级是对企业未来偿债能力的预测。但未来是一组概率的分布,没有什么事必然发生,即使概率是99%;也没有什么事一定不会发生,即使概率不足1%。因此,违约基本不可能“有序”。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评级的艺术”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评级中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