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usu
来源:评级的艺术(ID:Rating-Utopia)
违约年年有,今年何其多。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2018年5月16日,累计有10家发行人的20只债券发生违约,不管从违约主体还是涉及债券只数方面均超去年同期。风声鹤唳的市场弥漫着恐慌情绪,随着偿债高峰期的到来,市场担忧我们已经进入“排队违约”期。
强监管下的信用收缩是近期违约频发的直接触发因素。在信用扩张期,很多经营和现金流对外部环境敏感度过高、自身发展脆弱性极强,不适宜以债权形式融资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获得债券投资;在严监管下的信用收缩期,这类企业再融资难度急剧上升,偿债能力迅速恶化直至违约就是大概率事件。
债券市场的风险仍待进一步充分释放。伴随监管的进一步趋严,信用收缩周期仍将继续。叠加风险暴露背景下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信用资质较弱、对外部融资依赖度过强的民营企业、央企边缘化子公司及地方竞争性国企的融资环境或将进一步恶化,债券市场的风险仍待进一步释放。
违约频发是我国债券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成熟的债券市场应该实现对信用类资产的风险定价。风险的核心是不确定性,债券投资人能否收回本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人为输血营造的确定性刚兑环境,是对债券市场的扭曲。不断爆出企业违约是我国债券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道。像身体羸弱的人遭遇天气突变,病情加重甚至恶化到被下病危通知书,符合自然规律一样;信用资质较弱的主体,遭遇信用收缩期,出现信用危机甚至违约也符合资本市场的规律。
近期及后续即将出现的违约更多的是债券市场结构性压力而非系统性风险。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监管机构自上而下有意识地主动去杠杆、挤泡沫,总量意义上的系统性风险逐步缓释。因此趋严的监管是政府对风险的主动出击而非被动失控。鉴于监管可利用的政策工具空间仍较大,近期及后续即将出现的违约,更多的是债券市场上结构性风险的暴露,系统性金融风险出现的概率极低。
结构性压力下,主体将以“民企-竞争性国企-央企边缘化子公司-……”的路径爆雷。这符合我国“核心-边缘”的信用收缩逻辑,也得到实践中违约企业的验证,预计未来这个基础逻辑仍将发挥作用。同时,也需要防范严监管下存在合规瑕疵的融资平台非标类产品。
总之,系统性风险缓释的环境下,“排队违约”概率很小;但结构性压力下,信用分布中处于边缘化区域的主体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评级的艺术”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债券市场已进入“排队违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