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内幕君
来源:地产风声(ID:fangshi488)
地产业内,有两家企业的名字常常出现在同行们的会议室,被拿来讨论以及对标。
一家是万科,另一家是龙湖。
不管是微观的产品、人才管理、组织架构,还是宏观的战略、经营,可以说,这两家从头到脚、从皮肤到毛孔,都被同行研究遍了。
而一定程度上,这两只蝴蝶每次扇动翅膀,都会预示行业将要发生的一些效应和趋势。
昨天下午,龙湖扇动了翅膀。
1
龙湖集团发布公告,宣布成立龙湖地产集团,新设地产航道,下设投资发展部研发部、运营部、工程部、供应链管理部、市场营销部。
并将集团总部更名为集团赋能平台,设立战略研究部、供应链管理部、公共事务部、品牌部、数字科技部、人力资源及行政部、财务部、法律事务部等职能。
同时做了一些相应的人事调整。
表面上看,这是一次组织架构变革,跟上个月万科把区域从5个拆成7个类似。
不过,和万科这轮“史上最大的一次区域拆分”相比,我觉得龙湖的动作不算太大,但背后的意图值得同行细思。
龙湖和万科都是战略导向型企业,意味着,他们的任何动作一定都是居于战略导向做出的,龙湖这次组织变革也不例外。
新组织架构下,龙湖集团将呈现开发业务和经营业务“双船”并进的局面。其实,这就是龙湖既定多元化战略的一次再推进。
对龙湖有一定了解的人,应该和我看到公告的第一时间一样,产生疑问:
地产开发和商业运营、租赁住房、智慧服务,不是已经被龙湖并列为四大航道,怎么说是新设地产航道?
答案就在这次组织架构变革上。
龙湖集团底下有智慧服务集团,而地产直到现在才成立集团,权责上的边界变得更加明晰,有利于自身聚焦发展。不亚于一次新生。
归结起来,不管是万科拆分区域,强调开发和经营并重,把跟投机制引入到非开发业务中去,还是龙湖两艘大船并进,都给行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
坚定多元化转型。
或许,也是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
2
有些人把龙湖这次组织架构调整称为变革,我个人认为这更像是:
一次改良。
它是在不改动大基础的前提下,局部做出更适应于内外要求、更能服务于企业大战略的调整。
调整的时间点也说明这一点。
商业成为龙湖主航道10年,空间服务战略提出3年,商业运营、租赁住房、智慧服务三个经营性业务全部跻身行业头部,此时龙湖成立地产集团,这是水到渠成,谋定后动的一次组织升级适配。
不是激情的大刀阔斧地变革。
组织升级后,聚焦自身发展的同时和其它航道高效协同。
当然,龙湖向来不缺乏革新精神。
10年前,龙湖求变,将商业地产上升为集团核心业务之一,并确定“持商业”战略,每年将销售回款的10%作为限投资持有物业。
在当时的业内多少不被理解。因为此前一年,行业诞生了第一家千亿房企,大家对销售规模的追求热情空前。
像龙湖发力去持有商业,大家觉得会拖累增长速度。
截至去年底,整体开业商场达49座,累计在手项目达102个;
2020年,龙湖商业租金增长23%至58.2亿元,商场销售额增长14%至305亿元。
商业带来的稳定现金流,如今成为龙湖“压舱石”,助力龙湖可以面对任何波动周期。
正是变革以及保持战略定力,让龙湖比别人多一种“变现”能力。跨入2021年,龙湖又开辟了两个全新航道:
房屋租售和房屋装修。
同时还积极试水养老、产城等创新领域。
也就是说,龙湖的“两艘大船”现在拥有六大航道,未来可能拥有更多。
3
早年间,吴亚军曾经研究过国外及香港地产公司的各种死法。
最终她发现,这些公司有个共同特点:敢于借“贵”钱。
我觉得接下去,吴阿姨的研究范围应该跳脱出地产公司了。因为龙湖正在变得:
越来越不像一家地产公司。
一方面,它的经营业务增速跑得比地产业务更快。
今年上半年,龙湖1-6月累计签约额1426.3亿元,达成全年销售目标46%,同比增长28.4%,继续稳健高质量增长。
经营方面,以智慧服务为例,2020年,龙湖智慧服务营业收入实现稳健增长,实现全口径营业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53.45%。而冠寓经过4年快速发展,预估今年将在行业内率先实现盈利。
算下来,龙湖经营业务每年实现增长超过30%,高于地产开发业务。
预计到2024年,龙湖经营性业务收入规模将由2020年的150亿,提升到1000亿,和地产开发一样迈入“千亿级”。
另一方面,从这次组织架构调整讲起。
龙湖总部更名为集团赋能平台。平台这个词,互联网领域使用得多,通过平台可以各方资源集合起来,协同离散程度高的商业模式,从而让它们发挥更大的商业价值。
总部轻量化后,管控更多变成赋能,原本的职能边界被打破。本来龙湖就是走扁平化管理的企业,如此一来,组织更扁更平,也就更为灵活敏捷。
敏捷型组织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创新动能强。
这次被任命为龙湖地产集团总经理的陈序平,2008年清华土木工程硕士毕业后,以仕官生身份加入龙湖,2017年担任龙湖成都城市总,四年多时间,他不仅把主业地产开发从销售不到百亿带到260多亿,还推动创新业务发展:
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租赁住房、智慧服务、房屋租售、房屋装修,6大航道在成都全部落地。
其中,龙湖冠寓占据成都现有租赁住宅市场份额的约40%。
在更加敏捷化组织的指引下,各航道会涌现更多这样的人才,他们可以适配组成“目标共同体”,以任务为中心快速协同作战。
任务完成后,“共同体”可以再行重组,进行下一个任务。
龙湖此番组织架构调整,有一个很重要的转变:
企业变“轻”了,员工变“重”了。
这也是一些互联网大厂和科技公司,它们身上的特征。
龙湖把租售和家装品牌命名为塘鹅,以后,大家的生活可能会出现阿里的“猫”,京东的“狗”,外加龙湖的“鹅”。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地产风声”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行业的蝴蝶,扇了下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