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观点地产新媒体
来源:观点(ID:guandianweixin)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一次公开讲话,引起了房地产行业的极大震动。
(2021年6月15日)粽子飘香,端午小长假来临。过去一周,房地产行业继续土地集中供地热浪。
其中,成都集中供地连续拍了5天,40宗共计3450亩土地全部成交,出让总金额354.84亿元。
长沙首批集中供地共推出36宗地块,最终出让33宗地块,总成交额381亿元。
厦门速度更快,在有些城市还没开启首次集中供地时,厦门第二轮集中拍地已经结束,推出的11幅地块最终成交总价343.85亿元。
商业地产也有新的消息,包括领展32亿收购广州天河太阳新天地购物中心,以及和谐健康保险90.6亿拿下北京CBD地标SK大厦。
资本市场方面,物业企业上市热还在持续,最新阳光城旗下阳光智博生活服务和力高旗下力高健康生活均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而此前排队的物业企业中,中骏商管和融信服务通过了聆讯,赴港上市即将成行。
房企方面,深陷债务危机的华夏幸福、蓝光等仍然在为未来而虑。华夏幸福6月11日公告,近期新增未能如期偿还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债务本息金额67.87亿元。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未能如期偿还的债务本息合计635.72亿元。
蓝光则是因股票质押违约,控股股东1.55亿股无限售流通股被执行司法冻结。
现在,地产除了这些风急浪大的企业,还有许多隐藏在水面之下的风险。标志性的有地产企业被评级机构下调信用评级展望,以及部分企业被爆出商业承兑汇票违约等。
这些现象,都可以聚焦到一个去年以来就被频繁提及的关键词--三道红线。从现在来看,“三道红线”对房企的影响,将是未来房地产行业纪事的分水岭。
比如,上交所近日披露一组数据就引发广泛关注:受“三道红线”等行业政策影响,房地产企业筹资活动显著收缩,筹资活动现金流较上年大幅下滑94.43%。
而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6月10日的一次公开讲话,更是引起了房地产行业的极大震动。
“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6月第二周被行业关注和解读最多的一句话。从去年的“灰犀牛”到现在的“沉重代价”,连续对房地产过热发出警告的郭树清,被市场称为“吹哨人”。
确实,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作为标杆房企万科的掌舵人,郁亮曾这样评论:房地产将从土地红利、金融红利进入管理红利时代。
那么,未来房地产除了土地和金融之外,还将聚焦哪些领域?房地产企业的出路又会在哪里?
转型与多元化已经提了好几年,甚至有不少企业涉及了跨行业发展。而科技与创新,也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这会是下一条道路吗?
从根本上分析,传统住宅开发销售仍然占据了房地产企业的绝大部分业务和收入,这一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虽然住宅业务的盈利能力已经越来越低。
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知大势、不顾明天的企业很难长久发展。随着世界和中国在疫情下深刻改变了的未来经济发展轨迹,中国房地产行业也必然大破方能大立。
八月海南,骄阳似火,连续第二十一年举办的博鳌房地产论坛将再次记录这些影响着并改变了的房地产行业未来。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观点”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