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神镇的猫总
来关注两宗交易,一宗是杭州滨江接盘阳光城的众泰小镇项目,股权交易对价是56.32亿元。
阳光城并不能从交易中获得现金,股权交易款将对冲阳光城对中融信托债务33亿元,以及阳光城对滨江集团债务23.3亿元
此外,阳光城对交易项目公司有近15亿元债务,将得到豁免。也就是说,滨江集团的总代价将高达71.3亿元。
去年7月底,阳光城以61.42亿元代价,从国资公司手中接盘众泰小镇。更早之前,国资公司以40亿元在破产重整中获得该项目。
从破产重整到国资接盘,再到阳光城接盘后转卖还债,生动体现了土地资产的价值裂变,以及地产商各种融资腾挪。
与许家印不贱卖资产一样,众泰小镇资产价值也绝不能主动降低,这中间牵扯着各方债务与利益,必须负重前行。
这宗交易看似是各方保全自我,而进行的资产腾挪,但滨江怎么看都像肩负着重要使命,有着逆势扩张的冲动。
与之前在杭州阔绰拿地一样,滨江扩张底气,来自于对市场、政府的熟悉,以及来自金融部门的支持。
滨江的风险偏好,得到了某种程度的修复。
另一宗交易尚未被证实,但却十分具有风向标意义,即两家深圳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接洽深圳融创冰雪城项目。
2020年底,融创联合珠海华发以127.1亿元拿下冰雪城地块,融创拥有该项目51%股权。随着融创陷入现金流危机,这个项目同样陷入僵局。
与阳光城交易一样,融创冰雪城项目是块优质资产,目前也没有显性债务,如果顺利出售,意味着融创将得到现金流,收购方将得到优质资产。
这一切的前提是收购方不压价,以及看好后市。
无论从市场角度,还是从纾困角度,深圳公司联合体如果得到各方支持,都有动力推进这一交易。
一家房企巨头现时否认接洽这宗交易,透露出风险偏好的谨慎。当然,这是一宗很有可能推进中的交易,只需等待最终买主的出现。
目前房企融资压力舒缓,但又面临更加严重的销售压力,万科前四个月的销售额同比下降近40%,碧桂园同比下降36.7%,融创同比下降50%。
此前,评级机构预计今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额将下降10%左右,如今这一数字已上调至15%-20%。
也就是说,房企融资压力得到些许释放,市场限制条件也开始放松,今年整体市场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但银行和房企的风险偏好并未完全修复。
此时,如果有一宗不是“保交付”、“纾困”意义的大宗交易出现,将具有完美风向标意义。
如果没有的话,那就只能继续等待,就像此前房企扛融资压力时,一些企业快速阵亡,如今面临市场压力,仍有企业将继续阵亡。
一些抄底的信号也开始出现,如李嘉诚旗下企业在广州的竞地。所有人都知道,需求不会快速全部消失,未来将会有更加稳定的市场环境。
提前是要活下来,所谓房地产新模式,可能第一步便是销售额的下降。
谁能承受住销售额最大幅度的降低,谁才可能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好猫财经”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两宗交易的风向标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