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晓怿
来源:杨老师的基建课堂(ID:msyangteacher)
由于积极财政的转向与偿债压力的攀升,今年的地方财政与城投都陷入了相对的困难,主要精力都用于保障债务兑付与控制债务风险,基本已经很难腾出手来新增投资。
但作为“十四五”的开局年,新型城镇化、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都亟待推动,具体项目的需求持续增强。在需求与现实的压力下,基建项目的投资重任转向了以省属国企、央企为主的国资系统,引领基建市场再次出现变化: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项目有投资体量大、收益低但稳定的特征,因此融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项目能否成功实施。在之前的数年,由于地方政府的信用背书与政府债务扩张,大部分基础设施投资都由地方财政或者城投公司进行融资、建设;但由于基建项目投资回收期与债务期限存在比较大的错配,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债务风险,已是当下被监管的核心焦点。
因此,近期国常会提出了“政府降杠杆”,并着手开始控制地方隐性债务;同时也开始对城投及影子银行进行清查与调控,在债务压力的限制下,无论财政还是城投,都进入了收缩周期,新增投资规模将有一定的下降。
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倾向于将本地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项目寻求更大的企业进行合作,借更高信用主体的强融资能力降低项目的投融资成本、实现项目的资金平衡;许多央企、省属国企凭借自己的融资能力在地方上受到广泛欢迎,极大的拓展了自己的业务范围,实现了企业营收与盈利的共同扩张。
市场模式是关键
央企、省属国企在地方投资基建与公共服务并不新鲜,以往的投资也常与地方债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曾因国资债务率扩张过快受到了国资委的高度关注。因此,这一轮发展的核心实质上在于市场化模式与手段:
一是投资市场化,不再直接与地方财政挂钩、形成地方债务,而是从项目本身寻求收入;
二是行业整合,一些省属企业已开始将省内的行业资产进行整合,通过构建全产业链或产业闭环,形成多维价值的提升,实现行业的资本化;
三是资产证券化,在高信用主体的加持下,全过程业务都可以实现高度的资本化,尤其是可以通过资产的证券化避免资产的沉淀,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地方政府的诸多问题。
因此,在市场化模式的加持下,国资既可以避免地方债务的嫌疑、又可以不加重自身的债务负担,自然更有意愿参与地方的广阔市场。
金融改革是推手
在近期的金融改革与监管中,我们可以逐渐感受到金融业的转向:地方债务风险隐现、政信业务不再吃香;涉房业务迎来史上最强监管,全方位资金受到管控。在这样的金融改革导向下,未来的信贷将进一步向实体经济项目流动,以国资为主体投资的基建与公共服务项目,自然会受到金融机构的大力欢迎。
如今的境况与2015年略有一些相似,政府投资能力虽有下降,但企业投资能力的扩张,显然也将带来许多投资机会与亮点;新一轮市场活力的显现,值得关注。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杨老师的基建课堂”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财政城投双收缩,国资再唱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