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债看市
来源:小债看市(ID:little-bond)
今年初,蓝光发展被曝非标逾期,随后其撤出上海总部、大幅裁员、出售物业公司自救等负面消息持续发酵,再加上其表内外债务压力显现,资金链异常紧张。
01
违约
近日,多家评级机构断崖式下调蓝光发展(600466.SH)评级,仿佛拉开其公开债务违约的序幕。
7月12日,蓝光发展公告称,截至到期兑付日终,发行人未能按照约定筹措足额偿付资金,“19蓝光MTN001”不能按期足额偿付本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
“19蓝光MTN001”违约公告
据公开资料,“19蓝光MTN001”发行于2019年7月,发行总额9亿元,票面利率7.5%,应于2021年7月11日到期,应付本息9.675亿元。
此前7月8日,蓝光发展已公告称由于公司流动资金不足,“19蓝光MTN001”本息兑付存在不确定性。
据知情人士透露,“19蓝光MTN001”持有人曾要求蓝光发展先支付20%本息,剩余80%本金延期支付。
《小债看市》统计,目前蓝光发展还存续14只债券,存续规模105.34亿元,其中将有28.84亿债券于一年内到期。
存续债券到期分布
除此之外,蓝光发展还存续3只美元债,存续规模10.5亿美元,其中有一只3亿美元票据将于明年1月到期。
今年5月初,蓝光发展先后被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和穆迪下调评级,其再融资环境恶化、融资成本抬升,据知情人透露蓝光已为其美元债找了重组顾问。
《小债看市》注意到,今年初蓝光发展非标逾期,随后其撤出上海总部、大幅裁员、出售物业公司自救等负面消息持续发酵,再加上其表内外债务压力显现,资金链异常紧张。
蓝光发展非标逾期,要从去年其对平安的融资逾期兑付说起。
2020年10月,由于蓝光发展管理和沟通原因,其与中国平安10余亿元融资逾期近十日才将钱款归还到位,随后平安在内部对蓝光融资进行了限制,此事流传到外部被认为蓝光进入平安合作黑名单,在金融圈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随后,蓝光发展外部融资收紧,债务逾期接踵而来。
截至今年7月8日,蓝光发展及下属子公司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涉及本息金额达到24.84亿元,涉及银行、信托贷款等债务。
未来3个月内,蓝光发展还有42亿元公司债将到期,下半年到期债务超百亿,可谓偿债压力巨大。
02
2100亿负债压顶
据官网介绍,蓝光发展成立于1990年,2015年在上交所重组上市,主营房地产开发和医药制造业务。
2019年,蓝光发展旗下蓝光嘉宝服务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构筑起“A+H股”双资本平台。
蓝光发展官网
今年4月,蓝光集团与蓝光发展实际控制人杨铿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蓝光集团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杨铿所持有1.78亿股公司股份,约占公司股份总数的5.87%。
调整后,蓝光集团的持股比例将上升至52.73%,从相对控股变为绝对控股;而杨铿转让的股份已超过其所持股份的50%,直接持股比例下降至5.58%。
股权穿透图
2020年,蓝光发展房地产业务实现销售金额约1035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销售面积约12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但销售权益比降至70%以下。
据克而瑞数据显示,2020年蓝光发展以926.7亿操盘金额位居第39位,同比后退6位;以1073.1万平方米操盘面积位居第22位。
克而瑞房企销售排行榜
近年来,在“快周转”经营策略下,凭借较强的区域优势和分散的城市布局,蓝光发展销售规模快速增长,利润水平大幅提升。
然而,2020年蓝光发展业绩出现下滑,实现营业总收入429.57亿元,同比增长9.6%;实现归母净利润33.02亿元,同比下降4.53%。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2016年以来蓝光发展首次出现业绩下滑,其2018和2019年净利增速分别高达62.91%和55.53%。
盈利能力下滑的同时,蓝光发展的经营获现能力也出现恶化,2020年由于拿地和开发支出增加,其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流出61.27亿元。
经营性现金流情况
截至今年一季末,蓝光发展总资产2664.43亿元,总负债2194.23亿元,净资产470.21亿元,资产负债率82.35%。
近年来,蓝光发展的财务杠杆水平一直处在80%以上高位,如果加上永续债其负债水平和财务杠杆将更高。
截至2020年末,蓝光发展永续债有21.51亿元,今年一季末下降至12.86亿元,主要是集合信托和部分永续中票。
财务杠杆水平
从房企融资新规“三道红线”看,2020年末蓝光发展净负债率88.5%,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3.03%,现金短债比为1.06,踩中一道红线归为“黄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0%。
《小债看市》分析负债结构发现,蓝光发展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占总负债的78%。
截至今年一季末,蓝光发展流动负债有1716.88亿元,主要为其他应付款,其一年内到期的短期负债有259.6亿元。
相较于短债压力,蓝光发展流动性一般,其账上货币资金有268.11亿元,除去受限资金基本可以覆盖短债。
在备用资金方面,截至今年一季末,蓝光发展银行授信总额为1175.61亿元,未使用授信额度为860.2亿元,具备一定的财务弹性。
银行授信情况
在负债方面,蓝光发展还有477.35亿元非流动负债,主要为长期借款,其长期有息负债合计451.75亿元。
整体来看,蓝光发展刚性负债有789.89亿元,主要以长期有息负债为主,带息债务比为36%。
近年来,蓝光发展有息负债增速明显高于营收增速,债务压力巨大且融资成本也明显高于同体量房企,2016年-2020年其融资成本分别为9.06%、7.19%、7.54%、8.65%和8.2%。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蓝光发展少数股权权益比和损益比相差较大,存在“明股实债”嫌疑。
2020年,蓝光发展的少数股权权益由199.07亿激增至278.64亿元,占比由51%增长至60%;而少数股东损益却从7亿降至3.74亿,占比从17%降至10%,估算其明股实债规模超200亿。
在偿债资金方面,蓝光发展主要依赖于外部融资,以银行借款为主。其融资渠道较为多元,除了发债和借款,还通过租赁融资、应收账款、定增、股权质押和信托等方式融资。
截至2021年4月,蓝光控股已质押8.85亿股蓝光发展股票,股权质押率为62.21%,可以看出其质押率较高。
股权质押风险
从债务占比上看,蓝光发展银行借款、债券和非标债务融资占比分别为39.96%、31.86%以及28.18%,其非标债务占比较大。
在资产质量方面,2017年以后蓝光发展的存货规模上升很快且数额庞大,主要为在建开发项目,截至2021年一季末该指标高达1771.08亿元,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
另外,截至2020年末蓝光发展受限资产为574.07亿元,是净资产的1.24倍,主要为受限存货,对资产流动性产生不利影响。
从土储上看,2020年蓝光发展新增房地产项目60个,新增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62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约716万平方米,可以看出其拿地面积低于销售面积。
与蓝光发展目前的销售和开工情况相比,其土地储备规模略显不足,且缺乏一二线核心土储,未来新增土地储备需求或进一步加大资本支出压力。
2020年,在巨大资金和偿债压力下,蓝光发展开始卖子求生。
2020年7月,蓝光发展将核心业务之一的迪康药业,以9亿元交易对价出售给汉商集团;今年2月又将旗下物业公司蓝光嘉宝,以48.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碧桂园服务。
然而,债务危机依然严峻,蓝光发展计划引进战投。
今年4月,蓝光发展曝出要“卖身”传闻,其欲将所剩地产业务分三个板块寻找下家,但随后遭到公司辟谣。
5月27日,蓝光将所持无锡和骏房地产53.17%股权转让给万科,万科成了蓝光的第一个“白衣骑士”。
总得来看,2020年蓝光发展业绩下滑,经营获现能力恶化;有息负债不断攀升,融资成本高企;存在大量“明股实债”嫌疑。
03
千亿目标 极速扩张
1990年,杨铿从国企辞职下海,以生产汽车配件起步,后通过做电子电器市场进入房地产行业,创立了蓝光的前身“成都兰光房屋开发公司”。
2005年,赶上成都旧房改造,蓝光顺势而为一路发展壮大。
蓝光控股董事局主席杨铿
2008年,蓝光谋求上市,豪掷3.3亿元拿下壳股迪康药业29.9%的股权,却在七年后才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起步于成都的蓝光,后来坚持“区域集中-西部领先-全国拓展”的发展战略,在保持成都本土竞争优势的同时,自2009年开始正式启动全国化布局,于当年进入昆明、重庆、自贡等城市。
2010年,蓝光首次进入北京,次年又进入浙江嘉兴,开始布局长三角地区。
2017年,杨铿提出冲刺千亿销售额的计划,想要以规模换取更大的市场及财务空间。凭借较强的区域优势以及契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定位,蓝光房地产销售面积及销售金额持续保持增长。
2016年,蓝光销售额从183.7亿元上升到339.1亿元,随着在全国范围的推进,2017和2018年其销售金额快速增长至582亿元、855.39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68.48%。
2019年,蓝光发展以1079.8亿元的销售金额排名第33位,正式跨入“千亿俱乐部”行列。
也就是说,从销售百亿到千亿的突破,蓝光仅用了四年时间。
同时,杨铿的个人财富不断上涨,他获2019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2057名,2019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第296位。
2019年9月,蓝光发展将总部搬迁至上海,剑指华东区域的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在蓝光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大幅增长的同时,反映实际销售额的权益销售金额却在下滑,2019年权益销售金额为768.4亿元。
近年来,杨铿还在大力推进多元化发展战略,成立文旅集团,推出“水果侠”主题世界IP,但文旅项目难赚钱是业界共识。
另外,蓝光这两年高管团队频繁流失,多位副总裁级别的人物任职不久便离开。
2020年4月,蓝光曾经的“二把手”张巧龙、副总裁王万峰双双辞任非执行董事;四个月后人力“一把手”孟宏伟也提出了离职。
而蓝光人事变动频繁的根本原因,是其开启了“二代接班”模式,核心团队的频繁离职,给蓝光的经营战略执行和落地,带来了不小的阻碍。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小债看市”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