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观点地产新媒体
来源:观点(guandianweixin)
投资人通过司法拍卖一次性吃入大规模的股票并不是为了短期浮盈浮亏,而是购买一种确定性。
“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这是股神巴菲特最出名的一段话。在市场中,并非所有人都能成为那个聪明的逆行者,逆人性总是最难的。
10月19日,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自然人顾斌通过司法拍卖获得的3444.05万股股票,以及自然人方泽彬拍下的3034.93万股股票已经完成过户。
这笔股权过户要追述到9月9日进行的一场司法拍卖。彼时,方泽彬以6725.62万元拍下了蓝光发展3034.93万股股票,在不计算手续费及税费的情况下,平均每股2.22元;顾斌则通过7641.18万元拿下3444.05万股股票,平均每股2.22元。
方泽彬与顾斌的股票均来自蓝光发展的大股东蓝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蓝光集团”),后者由于债务违约的原因已经不是第一次被迫司法拍卖所持有的蓝光发展股票,这也不是“散户”顾斌首次入局蓝光发展。
9月2日,蓝光集团持有的蓝光发展1.04亿股进行司法拍卖,均由顾斌拍下,成交价格为2.09亿元,在不计算手续费及税费的情况下,平均每股2.01元。
在完成上述所有股权转让过户后,截止10月18日,蓝光集团持有蓝光发展股票15.22亿股,占蓝光发展总股本的50.15%,依旧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两次司法拍卖中,顾斌一共耗费了2.85亿元,共获得1.386亿股的蓝光发展股票,占后者总股本约4.57%。在基金和投资者选择逃离暴雷的蓝光发展后,顾斌通过两次司法拍卖成为了蓝光发展的重要股东。
一位房企内部人士表示,一般投资人通过司法拍卖而非二级市场获取公司股份主要是由于价格优势,因拍卖方式往往会较过去交易日的结算价格给出一定的折让。
例如9月2日的拍卖中,实际起拍价为开拍前20个交易日每股的收盘均价乘以股票总数的70%;而在9月10日的拍卖中,则以前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价(MA20)或开拍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择一低价的九折乘以股数确定。
在首次拍卖中,法院将其股票分为10个序列依次进行拍卖,前9个序列均为1000万股,最后1个序列为1421.3043万股。由于单价折让和总价都相对较低,此次拍卖竞争较为激烈,竞价均超过15轮,最多的达到38轮。
相较于首次拍卖中的折让,第二次拍卖的总价和单价都相对较高,所以只有2-3人报名,仅数轮竞价便成交。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统计,顾斌通过司法拍卖所得蓝光发展股份平均持仓成本约为每股2.06元,而方泽彬的成本为每股2.22元。
与蓝光发展10月19日收盘价格相比(蓝光发展报1.83元,当天下滑1.61%),顾斌与方泽彬均出现了一定的浮亏。
显然,两位“牛散”进场并没有实现抄底,受到市场调控和财务违约诉讼的影响,公司股价依旧在持续下行。
对此,上述业内人士认为,投资人通过司法拍卖一次性吃入大规模的股票并不是为了短期浮盈浮亏,而是购买一种确定性,在不少房地产股已经“跌到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入手等待市场回暖和公司的债务重整。
同样的事件还发生在债券市场中,在恒大债券股票暴跌之际,贝莱德、汇丰资管和瑞银资管纷纷在第三季度购入恒大的美元债。随后,受到花样年和新力债务违约的影响,中资地产美元债进一步下跌。
尽管资本市场风声鹤唳,但机构对房地产的预期也出现了修复的信号。
10月14日,国金债券发布的研报指出--“至暗时刻已过,建议超配地产”,其认为地产政策调控最严时期已经过去,未来地产股估值受到压制的最大因素将有边际改善,坚定看好地产板块Q4行情。
此前,华夏幸福的债务重整案出炉后,公司股票立刻出现涨停,而顾斌及方泽彬在蓝光发展的持股比例目前仍然没有达到5%,所以并没有受到交易所的信批限制,可以随意交易,拥有的操作空间和可能性比较大。
不过,蓝光发展的债务违约规模虽然不及华夏幸福,但前者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企业,而华夏幸福背后涉及了多个利益方,会有更多的相关方来共同推动债务重整的进行。
截止9月30日最新数据,蓝光发展货币资金余额为100.29亿元,其中可自由动用资金为3.30亿元,各类受限或者限定用途的资金96.99亿元。同时,公司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合计约215.07亿元,重大诉讼涉案金额累计约109.36亿元。
此前,在出售了物业公司蓝光嘉宝后,投资者寄希望于万科会是蓝光的救世主,但双方仅仅停留在项目合作。在万科中期业绩会上,祝九胜回应表示,万科和蓝光发展有在项目层面的收并购,目前收购了3个项目,并且蓝光没有留股权。
另一方面,在标普之后,穆迪也在昨日连续下调多家房企评级,其中包括佳兆业、富力、绿地等在内,此番机构的连续下调评级不可避免的会再一次对地产股产生影响。
不过,市场究竟会向左还是向右,围绕地产的“看多”与“看空”之间的博弈似乎已经成为了股市及债市中的一个焦点,作为支柱型产业,市场都认为房地产一定会重回正轨,更重要的是“什么时候”以及“谁”。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观点”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成见 | “抄底”蓝光的地产牛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