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债看市
来源:小债看市(ID:little-bond)
两年来,在校企改革大背景下,3400亿负债压顶的清华控股持续“瘦身”。
10月9日,北交所披露资料显示,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华控股”)挂牌转让启迪控股10773万股股份,转让底价为22.27亿元。
根据披露信息,此次转让的1亿股股份占启迪控股总股本的14.84%,转让完成后清华控股持股比例将降至30.08%。
从股权结构来看,清华控股、百骏投资、协信进瀚投资和鹏康投资分别持有启迪控股股份数量为44.92%、30.08%、20%和5%。
若本次转让完成后,清华控股持有启迪控股股权将与百骏投资持平。
《小债看市》注意到,2019年11月清华控股与雄安基金签订协议,拟向雄安基金公司和/或其控制的基金转让其所持有的启迪控股1.02亿股股份,占启迪控股总股份的14%;同时雄安管委会认缴启迪控股新增注册资金1.23亿元,占增资后启迪控股总股本的14.47%。
若启迪控股上述股份转让及增资实施完成,清华控股持股数与雄安方合计持股数相同,分别持有启迪控股26.45%股份。也就是说交易完成后清华控股将不再是启迪控股的控股股东。
不过,后来上述交易无后续进展,此次启迪控股接盘方还是不是雄安基金,至今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据公开资料,启迪控股成立于2000年7月,是一家依托清华大学设立的聚焦科技服务领域的科技投资控股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转让启迪控股股权是继63.98亿转让同方股份21%股权后,清华控股的又一项重组大动作。
除此之外,今年6月清华控股与健坤投资拟将紫光集团增资扩股引入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指定的两江产业集团或其关联方;另外诚志科融、清控创投、紫光展锐的股权转让等事项也在进行中。
两年来,在校企改革大背景下,清华控股“大瘦身”成效显著,总资产跌破5000亿,资产负债率从73.52%下降至71.07%,然而其高悬于头顶的3394亿总负债仍压力不小。
据官网介绍,清华控股成立于2003年9月,是清华大学在整合清华产业的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清华控股旗下产业涵盖科技产业、创新服务、科技金融、创意产业、在线教育五大产业群组,拥有同方股份(600100.SH)、诚志股份(000990.SZ)、紫光股份(000938.SZ)、紫光国微(002049.SZ)、同方泰德(01206.HK)、同方友友(01868.HK)、启迪古汉(000590.SZ)、启迪环境(000826.SZ)、启迪国际(00872.HK)、辰安科技(300523.SZ)等上市公司,最新总市值超600亿元。
从股权结构上看,清华控股是清华大学100%控股企业,向上穿透后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教育部。
2016年以来,清华控股盈利能力连年下滑,受紫光集团资产减值影响,2018年巨亏17.19亿元。
今年上半年,叠加疫情影响,清华控股营业收入下滑10.87%,实现归母净利润-24.76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48.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清华控股系清华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核心平台,能够获得较多的技术及政策支持,2019年其获得税费补贴以及各项政府补助合计50.74亿元,利润总额对政府补助依赖度较高。
截至最新报告期,清华控股总资产为4775.86亿,总负债3394.09亿元,净资产1381.7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1.07%。
《小债看市》分析债务结构发现,清华控股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占总负债比为56%。
今年以来,由于流动资产减少,清华控股的流动资产已不能覆盖流动负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小于1,其短期偿债能力呈现恶化趋势。
截至今年6月末,清华控股流动负债有1917.25亿元,主要为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和短期借款,其一年内到期的短期负债已达1137.21亿元。
然而,相较于短期负债规模,清华控股流动性吃紧,其账上货币资金有742.34亿元,不仅较2019年末下降16%,现金短债比为0.65,并且其中超百亿为受限资金不可动用,其短期偿债风险较高。
从备用资金方面看,截至今年3月末清华控股银行授信总额为4066.75亿元,未使用授信额度为2066.12亿元,可见财务弹性较好。
在负债方面,清华控股还有1476.84亿元非流动负债,主要为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其整体有息负债高达2450.3亿元,带息负债比为72%,有息负债占比过高。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以来清华控股有息负债规模增速惊人,2018和2019年分别达到2652.49亿和2580.4亿,产生的财务费用为113.91亿和147.52亿元,对利润形成严重侵蚀。
由于资金链紧张,清华控股偿债资金主要来源于外部融资,其融资渠道呈多元化,除了发债和借款,还有171次应收账款融资、57次租赁融资、8次定增、信托融资以及股权质押。
然而,2019年由于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骤降,清华控股在偿还1244亿债务后,筹资性现金流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状态,净额为-15.08亿元,说明其外部融资环境恶化。
值得注意的是,自从2018年3月发行完“18清控MTN001”后,清华控股在债券市场再无新债发行。当时所处的背景正好是校企改革,中央要求对高校所属企业进行全面清理规范,理清产权和责任关系,向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向改革。
另外,清华控股受限资产较多,对资金流动性形成不利影响。
截至2019年末,清华控股受限资产合计474.45亿元,占净资产的34%,主要为各子公司受限货币资金以及用于抵质押借款的存货、固定资产等。
债务高企、资金链紧张、融资遇阻等诸多压力下,清华控股所拥有的具备较强增值潜力的长期股权投资,是保障其债务偿还的重要因素。
截至2020中报期,清华控股母公司口径长期股权投资为316.69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360.17亿元。
总得来看,清华控股有息债务较高,现金流却不断在下降,在外部融资变化情况下,短期偿债风险较高。
1988年7月,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成立,1993年改组为紫光集团。
两年后,清华大学又成立清华大学企业集团,成为和紫光并立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1997年,清华大学企业集团打包一系列公司取名清华同方并成功上市,同方股份成了清华大学第一家上市公司,并且是中国第一家校办上市公司。
两年后,紫光集团也打包了名下扫描仪销售、软件、环境工程等业务登陆资本市场,至此清华大学已经拥有两家上市公司。
后来,清华大学校办企业规模越来越大,2003年成立了清华控股,把清华大学所有企业都整合了进去。从此,中国最大的校办企业清华控股诞生了。
通常,根据控股股东与业务类别,资本市场又将清华控股旗下产业分为紫光系、启迪系、同方系。
2015年9月,高校企业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2018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要求对高校所属企业进行全面清理规范,促使高校聚焦教学科研主业。
一个月后, 清华控股发布《关于产业改革事宜的提示性公告》称, 清华控股的控股股东清华大学正在着手制定相关产业体制改革方案。
当年年中,清华控股董事会发生人事调整,这与教育部中央巡视组的一次调查有关,“希望能够让教育回归教育,让清华控股更多地从事科研、教育相关的产业运作。”
长期来看,校企改革有利于化解治理风险,增强企业活力。但是高校企业多年发展以来积累了一系列问题,如产权不清、产业经营与学校发展无关、经营效率低,学校对企业行政干预过多等。
2019年10月,方正集团、紫光集团境外债几乎同时发生异动,随后紫光集团紧急发布声明表示其校企身份不变,清华控股控股股东地位不变。
不久之后,2019年末方正集团20亿债券本息兑付违约,校企债务风险上升,“校企信仰”再被热议。
今年9月,清华控股旗下“18清控MTN001”出现两笔超低成交净价,最低跌至62.96元,刷新该债历史最低价位,再次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小债看市”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