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联合金科
来源:联合金科(ID:lhjk_fintech)
刚刚过去的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生深刻变化。商业银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以不良资产经营为主业的资产管理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继续深耕细作,发挥了金融体系“清道夫”的作用,助力防范和化解风险。
2020:处置效率提升,新机构入场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带来一些新的影响。有业内人士表示, 最明显的一个变化是通过网上渠道、借助科技手段处置不良资产成为常态。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携手旗下分公司、子公司,去年都加大了网上“兜售”不良资产的力度,定期推出一系列网上推介会,借助网络平台信息传播与价值挖掘功能,撮合交易处置资产。“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生态链快速发展,产业链条上下游机构纷纷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的效率明显提升。
受多种因素影响,2020年,商业银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不良资产市场供给增加,吸引更多的市场机构入场。
去年末, 中国银河资产获批开业,第五家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落地,意味着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新格局的形成。虽然中国银河资产释放出侧重于其在证券行业优势,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展开错位竞争的信号,但是不能忽视中国银河资产的入局对行业带来的新影响。
同时,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队伍也有所扩大。外资机构进入不良资产市场的意愿上升,橡树北京已经于去年年初在北京完成工商注册,意味着外资机构能够更加便捷地参与到我国不良资产市场中。行业市场主体的增多,必然会促进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同时也反映出不良资产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
有专家指出,2020年市场供应稳定的同时,不良资产包的市场价格继续保持在理性区间。前些年由于市场规模增长吸引更多新机构入场,由此产生了一些不理性“抢包”造成价格虚高的现象早已成为过去, 当前市场已经回归理性,正是良好的不良资产收持期。面对良好的市场机遇,各市场主体积极抓住机遇,不断加大收持力度。
2021:加强合规,经营范围拓展
新的一年,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有业内人士表示, 2021年仍然是不良资产收持的良好时期,市场机构将会根据自身的实力和需求,在不良资产领域继续挖掘资产价值。
有专家认为, 进入2021年,不良资产市场将继续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随着监管的加强,资产管理公司回归主责主业力度会进一步加强,合规管理也将是趋势。
从2020年可以看出,市场风险暴露的方式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仅限于传统的集中于银行业不良贷款的收持和处置,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变化。不良资产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近年来也在逐步构筑“大不良”的格局。
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着外资入场及中国银河资产的展业, 不良资产经营的范围也将进一步从银行类金融机构向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拓展,不良资产经营行业的经营范围进一步从金融机构向实体企业扩展。
“互联网+不良资产”经营模式将会继续深化。这一模式能够通过发挥互联网的价值发现和市场发现功能,减少委托代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打通处置方、投资方、第三方中介等各类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屏障,对错配的不良资产在互联网上进行优化配置,极大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有专家认为,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完善,在尽职调查、资产定价、价值发现、撮合交易等关键领域将发生重要变化。
投行化思维成为趋势
有专家表示,在不良资产处置端,“三重”(重组、重整、重构),增强投行化的运作能力,将成为资产管理公司转型发展的一个方向。
重组的目的是通过债务重组优化标的企业的财务结构,资产重组是帮助企业优化资产结构;
重整的目的是通过重整程序帮助企业脱离困境;
重构则是通过多种手段助力企业重构管理经营等模式,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近年来,资产管理公司充分运用投行化的思维,打造了诸多成功的案例,积累了经验,但是仍面临一些问题。虽然并购重组类业务的推出为资产管理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然而此类业务至今没有形成规范化的业务路径。
中国东方战略发展规划部总经理董裕平认为,资产管理公司在传统处置类模式方面已具备一定专业化水平,但难以发挥深层次的金融救助性功能。反观并购重组业务,当前并没有形成稳定的业务、盈利和风控模式。 如何形成统一规范的并购重组实操手段和业务模式,是现阶段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迫切需求。
中国信达博士后崔明懿认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监管政策相叠加的不确定性,资产管理公司到了迫切转型的关键期, 应努力做强不良资产处置主业,合理拓展与企业结构调整相关的兼并重组、破产重整、夹层投资、过桥融资、阶段性持股等投资银行业务。
可以预见,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监管环境,资产管理公司将充分利用不良资产市场上并购重组业务发展空间扩大的机遇,以专业化和定制化的投行手段开展并购重组业务,促进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发展。
在风险资产加速暴露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未来一段时间,无论在政策还是市场方面,不良资产都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期。
中国不良资产市场的热度正备受关注,在诸多国内外专业投资机构看来,此轮经济周期中,不良资产投资的“黄金”机会已经显现,并对中国不良资产投资业务的机会开始“虎视眈眈”。
当前不良资产市场局面
特殊资产规模高位增长、供应加大
伴随着疫情对我国及全球经济的潜在冲击,对经济增长保持高度敏感的银行贷款不良率存在上升风险,尤其是中小型地方银行更受影响。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41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463亿元;商业银行正常类贷款余额123.5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3.8万亿元。
非银金融机构方面,以信托业为例,自身存量风险资产也不容忽视。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资产规模为5770.47亿元,较2018年末增加3548.6亿元,增幅159.71%。
此外,尽管对受疫情影响较深的中小企业提供财税、金融、社保、房租减免等各种扶持政策,仍有可能会出现大量的中小企业不良信贷资产。
业内人士看来,本轮特殊资产是市场经济下金融资源错配、风险资产增加、社会信用环境变化等因素造成,与上一轮政策性坏账处置不同,在处置方式上需更多依靠市场化的方式。
市场参与主体持续扩容,“新玩家”加速入场
不良资产是一门利用经济周期波动“低买高卖”的生意,具有明显的逆周期特征,关键是风险定价能力,考验对资产价格周期的判断力。
而从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看,正在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1、海外机构境内扩张
年初中美贸易协议中,我国允许美国金融服务供应商申请省辖范围资产管理公司牌照。
2月17日,橡树资本全资子公司——Oaktree(北京)在北京完成工商注册,成为首家外商独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2、“国家队”再次扩编
3月5日,银保监会批复建投中信资产转型为中国银河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使得我国由国家控股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数量自1999年以来首次增至五家。
据悉,银河资管定位于资本市场类特殊资产处置,关注上市公司纾困、违约债券及行业基金共建等方面的业务机会。
3、券商增资地方AMC
东吴证券是业内首家借道地方AMC参与到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的券商。此外,中信证券、招商证券、中原证券、财通证券等券商也通过各种方式入股地方AMC。
今年4月,东吴证券再次增资苏州资管,进一步介入不良资产业务。
“新玩家”的入场,对特殊资产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短期内,参与主体增多将进一步压缩现有投资机构的利润空间,加剧特殊资产行业竞争;但长期看,新的参与主体将发挥“鲶鱼效应“,推动不良资产参与主体不断拓展服务对象并完善服务手段,倒逼经营模式创新,客观上促进不良资产经营专业化、服务客户多元化。
多项政策鼓励纾困实体企业,化解金融风险
为降低新冠疫情对实体企业的影响,政府出台政策对困境中的中小企业还款给予优惠,提出了“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和“适当下调利率”的指导意见,放宽了相关行业的不良容忍度。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发文对疫情后中小企业经营提供财税、金融、社保、房租减免等各种扶持政策。
尽管这些文件和政策不能完全阻止中小企业不良信贷资产的产生,但是客观上拉长了风险暴露的时间,以时间换空间,为后续通过资产并购、债务重组等特殊资产运营模式,纾困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提供了政策基础。
2020不良业务方向
当前,新冠疫情仍然在世界范围内肆虐,国内也面临着防控境外输入病例的压力。不良资产市场经受着恐慌情绪和疫情蔓延的双重影响,投资形势尚不明朗,多数投资者持观望态度,资产交易相对疲软。疫情逐步稳定后,不良资产投资将呈现以下方向:
形成跨行业、综合性、专业性的产业链
这一轮不良资产处置的主体和方式越来越多,机构间跨行业的合作也会越来越多,根据收购的不良资产行业类别与专业团队合作将大大提高处置的效率,降低处置的风险。
此外,不良资产行业参与主体中的头部机构已看到行业协作化发展的趋势,开始布局“全能化”、“全牌照”,力求加强对资管行业上中下游金融机构的服务整合能力,以达到统筹多个市场多方参与主体的目的,获得协同效益。
不良资产ABS业务蕴含新机
随着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范围的扩大及额度的增加,不良ABS的发行量或将稳步上升。2019年11月,第三轮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启动,发起机构主体数量与试点规模都继续扩容,预计不良类ABS在明年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运用互联网化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
目前不良资产市场金融科技发展的重点集中在互联网金融及小额贷款领域,随着数据的积累,人工智能的进化,金融科技将应用于解决不良资产市场的核心问题,即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领域,预计在尽职调查、资产定价、价值发现、撮合交易等关键领域将出现颠覆性技术,如不良资产全息尽调、智能定价、智能匹配等技术,也可能产生规模更大的全流程不良资产处置平台,颠覆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机构业务模式。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联合金科”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2021年仍是不良资产收持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