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政信三公子
来源:政信三公子(ID:whatever201812)
今天的内容很难听,但希望大家耐心读完。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知道大家股和债都跌麻了。
我很讨厌心理按摩,因为这是最无能也最鸡贼的应对不确定性的方式。
投资本身是认知的变现,对于市场接下来的研判,大家可以自行阅读知识星球。
今天聊点务虚的内容。
不管你信不信,形势大好,超级好。
3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透露:
“1-2月,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7万亿元、利润总额3678.7亿元、净利润282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6%、20.6%、20.4%,运行质量持续改善,为一季度“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2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2.7%,明显快于整体制造业生产和投资增速。智能低碳产品增势良好。1-2月份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50.5%、29.6%、26.4%。新业态新模式增长较快。1-2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2.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2%。”
如果你感觉很糟糕,只能说明:
你站在了错误的队列里。
今天会员群里聊到,去年的第一只稳健型策略的高收益债投资产品,年化收益40%以上了。
但是,当前时点,更建议普通人降低金融资产的头寸,不要总想着挣大钱,要么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要么降低下生活的物质欲望,搞点爱好来消磨时间,或者做点公益事业。
如果增量的钱赚不到,就守护好存量吧。至少手里有1-2套房子。如果脱钩成立,趋势明确,现在适合加杠杆买一线城市的房子。以后可能也没有利率下行了,以后是大通胀。
中国过去20-30年的资本市场大繁荣,大家对未来,还是抱有很大期待的。但是,以后的每个转弯,估计都是急转弯。如果认知和行动上,没有快速调整,那么:
前些年辛辛苦苦积累了小钱,现在就会轻轻松松地把大钱给吐出去。
我记得看过组数据,过去十年,如果在股市做指数定投,年化均收益只有5.5%。但如果买信托,年化均收益7%以上。所以,过去十年,买信托就是最好的投资。未来十年,最好的投资是什么?
我不知道。那些告诉你,他知道的人,他肯定也不知道,最多就是自以为自己知道。
没有神算子,新路都是趟出来的。但是,自己不要去做趟地雷的人。
如果你感到迷茫,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先给金融资产降重,先从战场上撤退出来,然后慢慢定投,慢慢等待市场出现新的大的机遇。
过去十几年,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理财上,你都赚到钱了。今年歇一歇,怎么了?
总理说,现在的经济,就是在爬山。个人理解里,越往上爬,越难爬。
以后的投资,又拼体力,又拼装备,又拼方向,还拼勇气。四者兼备,太难了。能爬到山顶的,始终是少数。
就个人来说,我其实建议普通人躺平,别把过多的精力放到金融投资上。道自己就这点本事了,降低生活的物欲,把消费降下来,别乱投资,好好过日子。和自己妥协,接受自己的无能为力。
聊下中概股。
我觉得,中概股最大的投资风险,不在于外资撤离,而在于,属性变了,更趋近民生基础设施了。
聊一个极端情况下的民生基础设施案例。只是假设一种小概率的情景,请勿对号入座。
某个地方,某个产业变成了民生产业。
这个产业,可以市场化的很赚钱。但因为有民生属性,所以,政府不允许很赚钱。
政府出了个办法。
每年都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审计。就像审计国企一样。毛利超过20%,净利超过10%,补贴就没了。如果达不到,财政就补贴。
相当于,政府给这个行业,这家企业,指定了一个经营利润的箱体。
不存在跑冒滴漏,因为审计非常严格。如果故意增加成本项,那么,后续补贴就没了,还要上政府的黑名单。
并不是不让你赚钱,但是,不允许你暴利。我还要像国企一样,审计你。你也不能多元化,只能踏踏实实做服务。
不允许你自负盈亏。
我作为监管,要通过补贴手段,把这个,本来能市场化的行业,直接打穿,打成,不依赖我的补贴,你就会死。
比如,我就对保障房限价,并且,价格足够低。在限价的背景下,你不偷工减料,就会亏损。如果偷工减料,我就取缔你。所以,你只能依赖我的补贴。
具体到服务的公平正义层面,即便是同一套保障房,因为家庭收入不同,A家庭的买入价格,就是和B家庭不一致。回到中概股。
如果属性趋向了民生基础设施版块,其估值是否还要继续调整?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政信三公子”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基础逻辑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