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政信三公子
来源:政信三公子(ID:whatever201812)
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最近不想评论城投相关政策和趋势。
因为我在做高收益债,已经是市场头部之一,不管买,还是卖,还是调换仓,还是对时点、久期、结构、区域、风险和趋势的判断等等,都不想公开讨论。
免得影响到市场,也免得因为同业的策略趋同而影响到自己所管理产品的收益。
最近公众号上聊的内容比较务虚,因为我深刻的觉得:
理财市场已经进入了短暂的垃圾时间。
别看各家吆吆喝喝的吹牛批,一亮上半年的收益率,多数都得歇批。
如果收益不行,也只能拿回撤小,或者比同行亏的少来安抚客户。
就算收益特别高的,有一些,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赌性大,够莽,拿着投资人的钱去赌博来赚自己的名声。
与此同时,我特别反感那些鼓吹大权益市场的口号,明明就是个绞肉机型的红海,怎么就突然成星辰大海了呢?
因为固收投资人没有什么资产可投,被迫进入权益市场,韭菜变多了。
机构间的肉搏压力变小了,可以一致对外(转投权益的固收投资人)割韭菜了。
我有近10年的股票二级经验,也曾自认为是小半个股神,身边交往的也不乏业内大佬。但2015年的股灾,把我摁在地上摩擦,狠狠的蹂躏了一通。
从此销户,专心做固收,虽时刻有关注,但再也没有碰过股票二级交易。
日积月累赚小钱,一遇股灾亏大钱,玩的都是寂寞。怂了。
在我的理解里,股市对政府来说,有两个核心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给重点支持行业的龙头公司一个没有利息和久期压力的直接融资渠道。
第二个作用是价值发现和重新定价,让好企业得到更多关注度和再融资机会。
二级的炒作有助于价值发现,但二级的超短线炒作(被迫的,因为资金久期也很短,客户容忍度很低),并不是在价值发现,而是在“炒作价值发现”。
如同林Y,管理着上千亿的资金规模,可是他对自己的定性是什么?不是价值投资,而是“炒股的”,纯纯的为炒而炒。
价值投资呢?
在经济上行周期,价值投资是和企业共成长,短线进出反而容易错过主升浪。
在经济调整周期,价值投资就是把脑袋塞沙堆里装傻并死扛,然后忽悠投资人做时间的朋友。
所以,当前的股票二级市场,价值投资丧失了短期内的天时(虽然长期向好,但资金属性并非价值投资的资金)。
某位知名的价值投资大佬,今年上半年,某些产品的仓位,也是大起大落,努力择时求生,然后越择越错。别问我是我怎么知道的。
公募私募化,私募散户化,散户韭菜化,抱起团来为炒而炒,这样的市场,真的是监管希望看到的市场吗?
如果监管对股市的初心,和三十年前一致,那么股市,就是新兴产业和混改国企的直接融资工具。
按照当前的市场风格,就是确定一个高PE,一周炒到位,over。
比如盐湖股份,大家预估值2000亿,咔咔咔,一天就实现了。后续还炒什么呢?
正常来说,应该慢慢炒,随着预期逐步释放,价格慢慢上行,估值逐渐上行并向2000亿接近,大家都很舒服。
现在呢,2046年的数据都胡编出来了,一天就把预期全部炒到位了。
从此以后,股票只有往下走的份儿,绝对没有往上走的可能。这就叫,价格远超价值,价格持续下行,最终向价值回归。
如果未来的二级市场,还是这种风格。那么大家去股票二级上混饭吃,纯属神经病,因为只能是接盘侠。
此时,最好的投资,就是和地方政府及属地国企/城投公司合作,绑着垄断资源优势,踏踏实实做产业投资。
一级市场上把猪给慢慢养大,然后送到二级市场上,3倍收益拿到手,融来钱继续投产兴业。
并非不看好二级市场,而是不看好短久期资金支配下的,短线资金偏好决定追热点策略的,过于散户化和短视化的二级市场。
监管开始怼雪球了。
那些把权益产品当固收卖的机构,要当心了。这属于未履行适当性宣传义务,具有重大的合规瑕疵。
如果投资人起诉管理机构不当宣传,管理机构也只能捏着鼻子赔钱,因为某些机构,确实存在实锤的不当推介问题。
那些传统做固收的机构,纷纷拥抱权益市场,如果二级市场还是现在这幅鬼样子,这类机构,在今年下半年:
大概率迎来诉讼潮。
换句话说,投资人找那些销售外挂或培训不到位,存在“不当宣传问题”的大机构买权益产品,赚大了!
因为产品赚钱了,投资人可以赚钱。产品亏钱了,投资人还可以通过诉讼来赚钱。
一句话:
刚兑万岁!
PS:
什么样的基金经理/投资经理是最好的?
前些天和哥们吃饭,我问他:
你投资水平那么牛批,
希望老板给你提供些什么支持?
哥们脱口而出:
别tm来烦我就行。
不要问我为什么要和做股票的吃饭。看看盐湖股份,不懂股票的债狗不是好债狗。今天说话虽毒,但情真意切。毕竟:
股市好了,债市踩雷都不怕,还可以债转股嘛。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政信三公子”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骚操作!怎么才能买权益却稳赚不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