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政信三公子
来源:政信三公子
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最近有个老生常谈的概念又被提起来,而且突然加速并被放到了关键的位置,这就是养老金融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老师在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的讲话,非常有深度。在此节选一段分享给大家,有删改:
去年财经年会上,忠民行长和格林斯潘前主席有一个重要的对话。格林斯潘提到了全球经济的长期停滞。他把全球停滞这个大的原因归结为是老龄化。由于老龄化问题,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受到影响。在减速的情况下,加上收入分配的恶化,富人虽然有钱,但是消费不了那么多;穷人想消费,但是没有钱。因此,我们只好被迫地持续,持续大于投资意愿。这个就导致了“三低”:
低通胀率。最近有很多人说新冠肺炎之后,整个全球化趋势变了,通货膨胀就会结束长期的通缩状态,就会有通货膨胀;低利率。我们可以有多种方式看利率,这个用的是贷款利率,全球的世界银行归纳的数据;低经济增长率。
“三低”为代表的这种长期的趋势,可以波及到所有的发达国家,因而也就是世界经济的新常态。这就是我们说的长期停滞。
而央行副行长范一飞也提了养老资管产品创新的概念。
养老市场肯定是分层的,保障型的靠政府,市场化的靠自己。而养老金融一定要和多元化的养老服务结合起来,金融机构的角色不应该仅仅是打理地方政府养老金账户和企业年金账户,路子没必要这么窄。
其实,为了实现业务转型,我研究养老产业已经足足2年多了,也和国内头部的几家养老运营机构有过合作,角色也从项目端合作到获客端合作再到资金端合作再到现在的服务端合作。
刚开始的时候,我的角色是依托长期积累的地方政府信任基础去拿公建民营项目。这些年,国家和省市层面,对养老的建设补贴还是比较可观的,城投公司也喜欢贷款去打造养老项目。等建设完成后才发现,单靠运营来回款,根本算不过来账。甚至有的西北省会城市,可研里,养老收费标准订的和北京接近,纯属拍脑袋胡编。
就算运营起来,前3-5年,入住人群都是逐渐聚满的,前几年的空置率很高,也就意味着要有运营亏损几年的心理和资金准备。
这里面有个非常大的矛盾点,就是:养老运营机构里,80%是亏损的,15%勉强打平,5%微利。所以,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希望靠运营方缴付的租金和税收来实现项目投资回收,基本不可能。
对于有钱的地市,认栽,图个政绩,物业白送给运营机构来运营,免租金或者象征性收点租金。
对于缺钱的地市,处境就尴尬了。动辄几个亿乃至十几个亿修的养老物业,一多半钱都是高息借来的,建成后居然要免租金给运营机构,于公于私,都说不过去的。所以普遍处于闲置状态。因为一旦启用,就意味着物业按收益法来算价值为零。投资血本无归。谁敢担这个责任呢?
获客端怎么合作呢?
不管是信托公司还是银行,都有大量的客户,都愿意给自己的客户提供养老增值服务。也就是说,客户在购买信托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时,可以享受到养老体验乃至入住权益。
很美好,但执行起来很困难。因为养老的第一要素是紧邻医院而非环境优美,所以市区内的优质养老项目一床难求,甚至排队几百上千人。而远郊的养老项目,就算给老人体验和入住权益,老人也不感兴趣。
最最尴尬的问题,优质的养老床位,数量及其有限。而不管是信托还是银行,客户基数太大了,双方从数量上根本匹配不上。比如100万元的产品,卖了10亿,假设有1000名客户。但该城市里,能够拿出来的优质养老床位,可能就几十张。供不应求。郊区的供给量倒是很大,但是没人去呀。
资金端怎么合作呢?
我尝试过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老年人买200万元到400万元的标品理财,拿理财收益去支付养老机构的入住和护理费用。金融机构的角色是做财富管理,然后拿投资收益去帮老年人成规模的采购高品质养老服务。产品可以开放赎回,老年人如果不想住了,拿着200万到400万的本金离开,没什么损失,相当于免费享受了养老服务。
该模式和保险公司的模式有一点不同,资金的支付和支取非常灵活,也更加透明。
第二种模式,集资建房。和地方公司合作,老年人通过信托计划,募集几个亿资金给地产公司拿地建养老公寓,项目建成后,信托份额自动转换成公寓的50年入住权益。
第三种模式,养老地产。地产公司为主,养老用地搭配住宅用地。住宅用地赚钱,养老用地赚噱头。其实就是拿着养老的公益概念去找地方政府套低价的土地。
第四种模式,一二线城市核心区的存量资产改造。这个可以单写一篇,在此不表。
服务端怎么合作呢?
知名三甲医院和海外的绿色就医通道暂不提,只提和高端体检/身心调养结合起来的旅游产品。85岁以上的老年人才需要入住养老院,60岁-75岁的老年人虽然退休了但是活蹦乱跳的,更多的是对旅游产品的需求。
为这事,我和某大行探讨合作阳光旅居计划,还为此成立了总对总的项目组。凡是买了该大行理财产品的客户,都可以享受阳光旅居卡,相当于增值服务。想象一下,几百上千万的理财客户,这他喵的是什么市场容量!
我去找了很多热门旅游城市的主要分管领导、大型旅行社、五星酒店老板、医疗和养老运营服务机构,从景区、地接、住宿、医疗、活动等角度,为理财产品客户提供深度游产品。
比如按服务的市场价格算,一张阳光旅居卡价值1万元,但是通过我去忽悠,实际成本价不到一半,但是提供的是多元化的符合老年客群特点的优质服务和体验,全市场独一份。地方政府也很开心,旅游淡季可以导流人口。
忙活完一通,事情越干越多,越干越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到目前还搁置着。
养老金融服务属于创新业务,至今还没找到明确的可以干成产品线的方向,很多事情虎头蛇尾,给合作方造成了不少麻烦,很感谢大家没有拿弹弓打我家玻璃,对我依然信任和包容。
吹过的牛逼,总得含着泪实现,我会继续折腾下去的。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政信三公子”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突发】金融业重大政策转向:养老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