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媒体刊登了威马汽车预重整的信息,其中有几点值得关注。
一是,该预重整是由债务人提起,而非由适格债权人提起;
二是,预重整理由有自说自话之嫌;
三是,说“法”的特征不明显,更多的是对“理”的表述。
事实上,早在今年9月,威马汽车的全资子公司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星晖”)已经被当地法院裁定受理重整。据全国重整信息网上公告的信息显示,2023年9月21日,湖北星晖经债权人申请由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进入司法重整。2023年9月22日,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和湖北德铭律师事务所共同担任湖北星晖的管理人。
湖北星晖的黄冈工厂于2018年1月开工建设,于2020年1月18日竣工并实现首台样车下线,具备年产15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自投产至今,其生产的主要车型为W6、EX6,累计交付车辆约1.5万台。然而,“威马”很快“高开低走”,从募资百亿到“门可罗雀”,个中缘由只能见仁见智。
此次威马预重整和星晖重整的管辖法院分别在上海和黄冈两地,能否“联动”要看双方的格局。一方面,威马和星晖之间的母子关系,有天然的互动基础;但另一方面,双方分别进入重整,主要利益方之间能否形成“最大公约数”共识,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无论如何,威马陷入困境给“造车新势力”的可持续成长性造成了一定的阴影,所谓“如果在厨房里发现一只蟑螂,很快会出现一窝蟑螂”就是这个道理。重整不是结果、更不是目的,我们期待奇迹出现,更希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够健康持续成长。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破产视界”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威马与星晖,是分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