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晏方
来源:理顾者(ID:gh_9acd8a0ce3f1)
一个是日日停、停不下来的停牌公告;
一个是震惊了整个资本市场的骚操作;
一个是实控人经济犯罪将正式被制裁;
如果用一位匿名观众的话来说,那真是:山外青山楼外楼,暴雷违约哪家强?
4月15日,本该是安信信托复牌的日子。
之前连续多日停牌,在三月最后一天,安信信托直接宣布最迟会在4月15日复牌。
但4月15日,安信信托继续停牌。
并且,一口气将停牌延长到了6月1日。
这次的公告原话是:公司股票自2020年4月15日起继续停牌,最长不超过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最迟将于2020年6月1日复牌。
3月份多日停牌,之前的文章《停牌的安信:何以安?何以信?》将安信走向深渊归纳为七步:
其一,激进式业务手段。
其二,谜一样的主动管理。
其三,“炒股”折翼。
其四,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
其五,疑似“自融输血”。
其六,贯穿始终的风控不力。
其七,最后一根稻草,严监管。
并且,文章对安信“疑似停牌重组”看好:股权重组好比重生,信托始终是中国的牌照之王。
为此,哪怕是4月3日,安信被上海证监局开出了堪称业内最严的处罚函——暂停主动管理业务、罚款1400万、前总裁被终身禁业。
投资人即使彻夜难眠,但在焦灼中也仍然抱有那么一丝期待:再等等,等4月15日复牌,应该就是好消息,差不多就是重组有望了吧?
结果,4月15日一切落空。
也是当天,资管君发了一封“安信信托投资人致安信信托,信托业和监管层的一封公开信”。
文章以投资人名义发文,情绪强烈。
标题也再直白不过:投资人对安信信托失望,对信托行业失望,对监管层失望!
在被反复消费的套路中,投资人将对安信信托的质疑,上升到了整个信托行业:你会不会是下一个安信?这样的信托何以信?
(来源:资管君)
(来源:资管君)
(来源:资管君)
评论区也是前所未有的激烈:
大骗子安信!背着合法的壳子骗老百姓!
安信还钱、安信还钱!
安信是信托行业的一朵奇葩,仅此一家!
信托行业是怎样的做信托的心里没有数?
血汗钱,希望政府主持公道!
……
那些买了产品的投资人,那些拿不回款的金融机构,在安信上百亿暴雷中,全部成了受害者。
而对于其暴雷违约,对于其被起诉的庞大涉案金额,对于其反复停牌,安信仍未做出解释。
如今,距离6月1日还得等一个多月。
可谁也不知道等来的,是正能量一点的消息,还是又一次被套路,亦或者是其他。
4月15日的前一天,4月14日。
海航突击开会,骚操作震惊了资本市场,被讽刺为“研发了解决债券违约难题的新工艺”。
在“13海航债”到期的前一夜,晚间18:30,投资人收到海航发行方邮件,称一个半小时后召开会议,要在半小时登记参会,不然……命运就握在了别人手里,只能事后听议案宣布。
结果当晚,投资人不满情绪爆发。
会议骂声一片,Rating狗的一篇《海航会议翻车现场实录》迅速发酵破10w+,虽然不知为何已经被删除,但当晚的混乱仍在网络间隙可寻。
(来源:网络)
有业内人士犀利点评:
“这是一场发行人耍流氓、主承助纣为虐、债券代理人梦游、律师装死的持有人会议。”
也有业内人士来了个神比喻:
“有个流氓说,我想强奸你,给你一秒钟报警,如果报警不成功就代表你认可与我发生关系。”
从初衷来说,海航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既保住了自己AAA级信仰,也成功地延期了一年。
只不过,大家都心知肚明,海航已经实质性违约了,AAA级的企业债刚兑信仰也破了。
为此,即使海航在4月15日凌晨致歉,但投资人对“流氓行为”依旧不买账。当天股市,15海航债遭到市场集体抛售,盘中两次临时停牌。
即使4月16日海航官微发文,对公司财务人员作出批评,并打感情牌称致歉信为董事长连夜亲笔撰写,海航失去的民心也回不来了。
(来源:海航集团)
与债务危机比起来,信任危机更严峻。
在2020年全球受疫情影响下,海航的“寒冬”投资人都有目共睹,其实对“13海航债延期”也有一定心理准备,与其将投资人智商按在地上摩擦,甚至还不如真诚发一则违约公告。
同样,投资人也将对海航的愤怒上升行业:如果所有人都无视规则,或者玩弄规则,那些潜在违约发行人是不是都来演这样一出?
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市场。
全球疫情尚未结束,海航的艰难还在继续,也许这顿操作它原本是想断臂求生,却雪上加了霜。
三、消失的新华
4月14日的前一天,4月13日。
新华信托官网+官微双双更新了动态,不是什么重大事项公告,也不是什么重大活动宣传。
而是一则澄清关系的声明。
意思很简单:
我们与新华财富是两个不同的法律主体!
(来源:新华信托)
部分看客不明就里,部分看客一片唏嘘。
风波的起源,来自于4月10日。
一则红头文件发布,《深圳证监局关于私募基金管理人新华财富涉嫌非法集资的风险警示》。
(来源:证监局)
文件显示,曾因私募产品暴雷而潜逃海外,后被引渡回国的新华财富实控人郑某和被公诉,即将正式接受法律的制裁。至于其他三名负责人,也在最近几天被法院判了刑。
《风险警示》唤起了大众对新华财富的记忆:“红通”大佬、丑闻缠身、非法吸资、欺诈。
而新华财富的官网上还写着:
平台由原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新华财富事业部整体公司化转制而来。
(来源:新华财富)
媒体舆论在发酵,民众情绪一点即燃:新华财富系出“名门”,曾是新华信托的“孙公司”。
再不澄清就要引火烧身。
就此,也不奇怪新华信托急着“自证清白“。
在三方行业,有不少公司都由信托公司财富中心中转化而来。如恒天财富,脱胎于中融信托,如今它是行业翘楚;而新华财富却被钉上耻辱柱,两者命运的截然不同不禁令业者嗟叹。
我们无意炒冷饭,简单来说,新华财富这颗旧雷其实是老套路——非法吸资,资金挪用。
其一,项目造假及虚假宣传。
如掘金2号基金,冒用大疆无人机项目融资,实则投了亏钱的养老房产;如聚金1号,未在基金业协会备案,还进行了海外投资。
其二,实控人不合规操作。
通过短信、微信、电话等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宣传推介私募,高收益诱惑,还承诺保本保息。
种种行为,在行业并不少见。
明明是违法又违规的事,却总有人去触碰底线。
郑孝和作为实控人,不仅不采取补救,反而提前潜逃境外,直到两年后才被押解回国。
防君子不防小人,就像业者所说,财富管理行业最大的风险不是市场风险,而是道德风险。
深圳证监局苦口婆心的一长串风险警示,要以”新华财富“为鉴……既是在警示投资人不要咬高收益的毒诱饵,也是在警示从业者不要以身试法,道德边缘的另一侧,是牢狱深渊。
四、崩塌中的信仰
上述三家有共同的一点:市场风险固然是风险,但更可怕的还是非市场风险,尤其信用风险。
投资人失去的不止是资金,还有信任。
安信也好,海航也罢,新华亦同。
一个是信托圈,一个是债券圈,一个是三方圈,三家对投资人的“戏耍”,重创的不仅是投资人对其三家的信任,还有投资人对整个行业的信任。
信托是因信而托,债券是AAA信仰,三方是独立第三方。原本都愿景美好,但或贪或其他,暴雷违约、把投资者利益当空白的屡见不鲜。
也许会有人说近两年行情不好、市场混乱、监管不明确、投资人不成熟、刚兑没打破……
但所有的这些,都不应该成为玩套路或钻空子的理由,也不是消耗投资人信任的借口。
投资人的信任会成为一种信仰。
可屡次玩套路,再坚固的信仰也会崩塌;一旦崩塌,就很难再重新建立起来了。
我们这个行业,并不是孤立的。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唇亡齿寒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如果连带着失去行业的信任,监管层动起刀来,所有人都会感到阵痛,为了行业也应慎行。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理顾者”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安海新”:崩塌中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