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晓怿
一、再次的宽松不是搞大水漫灌,而是对紧缩的补充
2018年的整体紧缩让人记忆犹新,从股市到楼市的惨惨淡淡,再到民营企业的一片哀嚎,更不用说P2P与币圈的一地鸡毛。
到了今年,一季度的宽松是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情理之中的是总算让企业和实体经济有了喘息之机,意料之外的是宽松的规模,比想象的大了太多,难道寒冬过后就是喜人的春天?
于是,地产与城投蠢蠢欲动,似乎地产周期再次开动,城投也把苦日子的焦心抛到了脑后,再也不用拉下脸给金融机构说好话了,就等着像过去一样,金融机构抢着把钱送过来吧。
然而,春天的气候总是如此反复,看看今年的气温吧,今天穿上短袖,明天的突然降温就把人冻的瑟瑟发抖,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一来回到冬天。冷静下来想想,央妈是真的要搞大水漫灌吗?谁心里都很清楚,并不是。
4月17日国务院会议,再次强调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所以很简单,只是过去的一年钱太紧,今年初的宽松是对去年过度紧缩的补充,一旦流动性回到合理水平,宽松不再。
二、资产负债率的高度管控,高杠杆模式无以为继
纵观过去的数年,凡是赚到钱的企业,只有三种。第一种是高杠杆的,第二种是高周转的,第三种是既高杠杆又高周转的。众所周知,高杠杆与高周转都是有风险的,两种模式叠加,风险指数则是成倍增长,当然,风险与利润成正比,利润也能成倍增长。
2018年,银保监合并,金融内各细分行业都拉开监管序幕,资管新规等各类新政层出不穷,虽无预想中严厉,空间仍在,但随着新机构的运转磨合,再度收紧只是政策导向与时间问题。
大环境已如此,国有企业更是雪上加霜,整体负债率划上红线,再加上政治宣贯,出现了令市场费解的现象——部分力量雄厚的国有企业流动性紧张。不是没有钱,更不是借不到钱,而是有钱不敢动,有钱不敢借。
内外监管,双管齐下,高杠杆模式无以为继,追求利润,只剩下那条辛苦的路:高周转了。
三、坚决打击地方隐形债务,新开工项目渠道受限
随着连续几年对地方隐形债务的打击,至少新增隐形债务的规模控制住了,至于存量债务,慢慢消化即可,不再对整体市场构成威胁。
只是离开了灵活、好动用的隐形债务,地方政府能够用于新增投资的渠道就变得极其受限,表内预算仅够基本支出,地方债虽好但管理严格,融资平台勉强维持当前的规模难以再次扩张,过去几年大热的PPP模式也受到额度的严格管控。
不少地方政府为此焦头烂额,没有新开工项目,地方经济怎么发展?再上新项目,钱从哪里来?
四、政府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存量资产项目即将上线
早在2015年,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就进入了试编制的进程。此后国务院印发《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按照改革方案,2020年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需要向外界公开。
2017-2018年,财政部发布了多项政府会计准则的细则,规范政府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为即将出台的政府资产负债表作好准备。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也就是说未来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不仅有大量的基础设施与公共资产,还会包括江河湖海、自然矿产。那么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盘活、提质改造、修缮保护存量资产,是一条崭新的发展经济之路。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粗放式发展的时代结束了,未来需要精打细算,深度发展。
五、新时代的新模式,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置
提到存量资产,不禁会让人想起往事:国有资产流失。但过去的经验教训,也为新的政策提供了基础,如今对于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日趋严格,任何有国有资产流失嫌疑的项目都会慎之又慎。
但是新时代自然有新的模式,国家所有权并不妨碍资产的盘活与利用,在不改变资产权属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经营权流转、委托代理等模式实现产权与经营权等分离,基于二权分置的前提下,设计一套合理的收益分配体系,并采用公开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即可开启新的庞大市场:自然资源与基础设施存量市场。
六、多样化模式,盘活政府存量资产
政府存量市场,说着简单,实际上总的体量超乎想象,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如此天量的资产,一定需要多种模式,不同的资产根据现实情况综合选择。实际上,在过去的数年中,国务院及各部委已经搭好了各种模式的雏形,即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与PPP。
短期的委托运营对应的是政府购买服务,长期合作与扩改建对应的是特许经营与PPP。只是当时基建狂奔,政府与社会资本的焦点均聚集在新上项目,都未聚集存量项目罢了。而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之下,未来这几种模式,或许在存量资产领域再次绽放光彩。
七、公共服务市场缺乏供给,第三产业发展仍在初期
存量资产盘活,说来容易做来难,背后的主因是,国内的公共服务市场缺乏供给,而不是缺乏需求。城市的公共服务建设不过刚刚达到入门水准,乡镇地区的基础服务几近空白,说到底,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仍在初期。
而举目望去,专注于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仍然少的可怜,与我国的人口数量绝不匹配。为何如此?背后的原因,我不说大家也有各自的答案,大体上总就是那么几个原因。只是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快钱不是那么容易赚的了,在市场的教育下,总有一部分人能够回归理性,踏实的做好服务业。而市场也不会亏待深耕具体细分行业的人,不是吗?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杨老师的基建课堂”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