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陌爷
来源:陌爷地产圈(ID:gh_6e6c6fd48723)
整个报表可圈可点,却又是饱受争议,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主流机构却选择用脚投票。
首先来看下,雅居乐在上半年的核心财报数据:
上半年,雅居乐实现销售额753.3亿元,同比增长36.7%,年初雅居乐作为少数喊出规模业绩目标的房企,定在全面销售目标1500亿,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50.2%。
营业收入385.88亿元,同比增长了15.1%。
净利润为64.71亿元,同比增长2.1%。
另一方面,从三道红线以及雅居乐的债务偿还能力的角度来看,实现了“三道红线”的全面达标绿档:
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8.4%,较2020年底下降3.5个百分点;
现金短债比为1.18倍;
从大的指标维度来看,营业收入同比15.1%增长,净利润达64.71亿,最为亮眼的要数“三道红线”转绿。
然而,通过表面数据透视真实财务内核,雅居乐真实的盈利表现与债务表现并没有如此乐观。
01
增收不增利的业绩表现
17-19年,高价地纷纷结转,导致营收增加,但毛利却不能同频同轨式的增加。
从雅居乐的财报数据来看:
图片来源:子弹财经
从2021年的投资端来看:
上半年合计新增22个优质项目,新增土储多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区域,新增预计总建筑面积为304.3万平方米,总土地金额为216.35亿元。
市场表现得并不冒失且偏保守,未来的业绩增长还是主要依赖于土储和锁定的部分旧改项目。
此外,从土储结构来看,大湾区占比26.2%,长三角占比13.1%,而这两大城市群都是政策调控最为严格的区域,未来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客观说,在雅居乐的规模化进程中,海南是一块“福地”,但随着外部形势的变化,重仓海南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今天的雅居乐。
02
“卖子求生”换利润的隐忧
从业绩表现看,雅居乐在半年度的净利润为64.71亿元,净利率16.77%,同比增长2.1%。
但从利润结构来看,主营业务部分利润占比实则下滑趋势明显。
非主营业务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以下部分:
财务报表中其他收益净额项目高达42.53亿元,而其中的41.37亿元源自出售子公司的收益。
再一次“断臂求生”。
03
放大的多元化
在2017年,雅居乐主席陈卓林更是提出“非地产板块的业绩贡献要占到整个雅居乐集团业绩的一半”的目标
以2020年终报表数据为例,总营收为802.45亿元,其中,地产开发和销售收入高达695.47亿元,占比86.67%。
而21年半年报中,环保板块录得营业额仅为12.19亿元,商业板块也仅实现营业额2.85亿,发力及业绩贡献均表现平平。
而雅居乐近些年来在主业上得表现并非十分出色,支撑力度有限。
首先是“名股实债”:
图片来源:一号地产
2017年到今年上半年,雅居乐的少数股东权益一路飙增,分别达到23.1亿、54.1亿、73.0亿、125.2亿、218.83亿。
其次是“永续债”:
雅居乐在融资上擅长使用永续债,在房地产领域,雅居乐一直都有“永续债之王”的称谓。
身背大量永续债的雅居乐来说,同样的资产负债率,雅居乐的真实债务压力,可能要比其他房企高得多。
虽然年报上的负债率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优化,但其真实负债水平却被掩盖了。
原因在于,雅居乐的债务构成中,有大量不计入资产负债表的永续债。
虽然报表层面,三条红线转绿,但债务问题仍然承压。
此外,盈利问题也呈现大幅下滑趋势,虽年中报表录得64.71亿,但却难以为继。
除此之余,雅居乐近期关于裁员风波也是甚嚣尘上。
一石激起千层浪,雅居乐无论是地产主业或是多元化的实质性突破,全都任重而道远!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陌爷地产圈”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雅居乐的神操作,用杠杆降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