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晓怿
来源:杨老师的基建课堂(ID:msyangteacher)
随着“十四五”政策的出台落地,城市更新日渐成为热门话题,各地政府、城投、金融机构、地产企业、建筑单位都在密集筹备、参与城市更新项目。
以片区为单位的城市更新项目的投资规模是相对较大的,因此总是积极的吸引了大量的目光;但在诱人的利润与收益背后,城市更新项目中复杂的操作与繁多的细节,造就了许多常见的“坑”:
城市更新需求与规划冲突
相比过去的棚户区改造,城市更新由单个地块扩大到整个片区,且除了拆旧建新之外,还同时存在修缮改造、功能提升等建设内容;尤其是还常常含有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内容,对现状的改动较大。
因此,以片区为单位的城市更新项目往往与现有的规划存在较大的冲突,需要政府配合对规划进行调整修编,又或者编制专项的城市更新规划,从顶层设计的角度重新思考城市功能的开发与利用。
但是,无论是调整现有规划还是编制新的专项规划,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是漫长的、流程是繁复的,常常导致项目运作时间超出各方预期。这也是许多片区开发项目需要共同克服的难点,但涉及大量现状用地的城市更新项目显然要更为复杂。
征拆周期与成本的不可控
虽然住建部对城市更新项目中的拆旧建新面积比例做出了规定,但不可否认的是,拆旧建新仍然是城市更新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实现项目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对人口密度高、货值大的老旧城区来说,其中的征拆成本与征拆周期很难控制;很容易导致项目周期与成本超预期,导致项目收益受损。并且,在严控隐性债务的背景下,征地拆迁的资金问题也较难解决,地方政府也缺乏相应的可用财力,企业参与也同样将面临资金周期与成本的各方面压力,使得城市更新项目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美”。
土地出让收益的分享返还
城市更新项目中仍然将含有一二级联动开发的内容,其中土地出让收益的分享与返还、联动开发,将是项目收益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项目收回投资的关键。
但在现行的机制下,无论是一二级联动开发还是土地出让收益的分享与返还,都不可避免的将遇到许多行政与操作上的限制,以及预算管理、防范隐性债务的诸多要求,导致“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尤其是在城投公司本身偿债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虽然项目公司能够建立一套费用结算的流程,但依然可能遭遇城投对费用的截流与挪用;获取联动开发的土地也将存在不确定性,使得项目收益变得无法保障。
投融资与收益的管理困难
在城市更新项目面临诸多问题的同时,以市场化模式运作的城市更新还需要大量融资,才能帮助规模如此之大的项目实现稳定运转。但在许多操作流程节点不稳定、难以管理,不仅会影响项目的综合收益,也会使得投融资工作变得更为困难。
这就使得城市更新项目的融资工作不能以常规项目模式进行思考,不能单纯以信用贷款或者固定资产投资融资的思路生搬硬套,而是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情况进行分解与组合,以“一项目一策”的方式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与投融资工作。
看起来很美的城市更新,没那么简单。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杨老师的基建课堂”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城市更新中常见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