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云峰
在邮储银行看来,人才是资产负债表上看不见,但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最宝贵的财富。
近期,上市银行陆续披露2021年业绩报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称“邮储银行”)又交出了一份堪称靓丽的年度成绩单。
从核心指标来看,邮储银行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幅位居行业前列,并且不良贷款率不到行业平均值的一半,拨备覆盖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
回归A股两年多,邮储银行市值居上市银行前列;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持续给予其国内商业银行最优信用评级;在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较上年提升7个位次升至第15位;2021年获得明晟公司(MSCI)ESG评级A级,在中国银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来源:邮储银行2021年度报告
虽然在国有大行中,邮储银行成立的时间最短,但是其前身——中国邮政储蓄的历史可追溯至1919年开办的邮政储金业务,至今已有百年历史。2007年,邮储银行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成立。
如今,拥有百年文化积淀的邮储银行展现出朝气蓬勃的气象。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时,该行就在报告封面展示了一组员工照。2021年年报的封面上,该行仍通过一组笑容洋溢的年轻邮储人的照片展示员工风采,与封面人物关联的“邮储新青年”小故事也在文中通过漫画和二维码的方式体现。
来源:邮储银行2021年度报告
人才是资产负债表上看不见,但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最宝贵的财富。事实上,近年来,邮储银行高度重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员工搭建发展平台。2021年,在由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和智联招聘共同发起的“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活动中,邮储银行从8万余家企业中脱颖而出,获评年度最佳雇主30强。
在先进的人才理念与企业文化的支撑下,邮储人一面努力学习,一面快速奔跑,不断展现新气象、创造新业绩、激发新动力。
他们正是邮储银行建设一流大型零售银行的底气。
01 人才强行战略下的后发赶超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彼时,五大行改制上市接近尾声,基本面焕然一新,股份行也有多家早早登陆资本市场,一些头部城商行也羽翼渐丰,中国银行业的竞争趋于白热化。
作为后发者的邮储银行,在过去15年里快速崛起,并于2019年进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列。
近年来,邮储银行始终保持零售战略定力,积极拥抱创新和变化,加速成长和前进,目前其资产规模已经从成立之初的2.23万亿元增长到12.59万亿元,存款总额从2.13万亿元增长到11.35万亿元,贷款总额从零起步增长到6.45万亿元。
数据显示,2021年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187.62亿元,同比增长11.38%;净利润765.32亿元,同比增长18.99%;中间业务收入220.07亿元,同比增长33.42%。截至2021年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82%,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18.61%,较上年末上升10.55个百分点。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在银行业白热化的竞争背后,人才是引领创新发展、激发内生动力的根本源泉。
在邮储银行的人才强行战略中,明确提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并表示将通过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构建一套贴合战略、富有邮储银行特色的人才发展体系,探索提升人才管理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为建设一流大型零售银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人才体系才逐渐从人事管理制度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如今,以银行业为代表的各行各业都在面临数字化转型、技术革新的新挑战、新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一套以推进创新为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对此,邮储银行开展了一系列人才吸引与管理模式创新,如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按照市场规律进行任期和契约管理、开展人才库建设等全新的选才纳才机制,将传统体制下的“伯乐相马”转变为更能激发人才潜力的“赛场选马”。
同时,建立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真正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使人才在干事创业中实现自身价值,加快建立邮储银行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为满足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目标,邮储银行持续开展常态化的高端短缺人才和专业人才引进工作,成功引进多名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信息科技、智能风控等重点领域高端专业人才。对急需紧缺关键岗位、关键人才建立薪酬和业绩双对标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有效吸引、保留和激励人才。
来源:邮储银行2021年度报告
2019年以来,全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持续提升,近三年提升6.21个百分点,2021年末已经超过了80%。
今天的邮储银行,是一家成长迅速、根基扎实、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国有大行。
02 让成长都有迹可循的文化力量
企业战略规划能否落地,既取决于规划本身是否科学务实,也取决于制度的保障、机制的完善,更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引领。邮储银行将企业文化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
从百年之前邮政储金局“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的经营理念,到改革开放之际邮政储蓄“千家万户找储源,千言万语去宣传,千方百计想办法,千辛万苦作贡献”的“四千精神”,再到邮储银行“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定位,“普惠”与“稳健”的基因始终深植邮储银行血脉。
在百年邮储发展史的每个阶段,邮储人坚定履行了支持国计民生、服务社会大局的重大责任,传承了中国邮政普惠、亲民、质朴的服务特色和奉献、担当、进取的精神特质。
可以说,百年邮储发展史是邮储人文化自信的源泉,更是赢得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邮储银行拥有遍布城乡的近4万个网点,县域及以下的网点占比接近70%,县域及以下存款业务占全行的比重将近70%。而支撑起邮储银行如此坚韧的生命力、坚定服务方向的正是无形却又厚重的文化传承。
为了发全行员工的自豪感和使命感,邮储银行提炼出了简洁清新、阳光透明、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这套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凝聚了历代邮储人的智慧和汗水,承载了新一代邮储人的期许和理想,是邮储银行发展历程中积累的精神财富和无形资产,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价值引领和行动指南。
而从10条“邮储人共识”中,更是可以看到这家银行对员工、对一线、对专业的尊重,并且在业内也引发了广泛共鸣:
1、发简明的文,开有用的会,说简洁直白的话。
2、职务不等于权威,创造价值才会被尊重。
3、人情是合作的纽带,不是原则的障碍。
4、做表面文章应付他人,不如踏实做事成就自己。
5、深入市场,贴近客户,脱离一线只能纸上谈兵。
6、议而不决就是失职,前线等不及后方的议来议去。
7、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8、互相补台,人人有舞台。
9、少发无效指令,让一线轻装上阵。
10、专业通道同样能通往职业巅峰。
在这样尊重价值、鼓励实效的企业文化引领下,邮储人努力拼搏、奋勇创新的面貌蔚然成风。2021年,邮储银行推出了一系列微电影作品,记录“邮储新青年”的奋斗故事。在众多“新青年”的热血故事中,一个获得“江苏金融五一劳动奖章”的85后女性面孔格外醒目。
2015年,不到30岁的邮储银行苏州分行员工许洁,带领一群平均年龄仅25岁的90后,毅然投入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的崭新领域。这群年轻人高效突破、快速创新,凭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开发出多项科技创新项目。许洁更是获得了一个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许洁“邮e引擎”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正是邮储银行的企业文化为创新人才提供了扬帆的浪、翱翔的风和难得的机遇。
03 年轻大行的人才大格局
从时代需求中来,到一线实践中去。作为网点多、覆盖广的国有大行,邮储银行深谙每一个战略布局的归宿,就是更好地服务客户的金融需求。
告别“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与单一产品或渠道优势相比,在体系能力基础上构建的优势才更加长久、更难复制。邮储银行发挥大型银行专业人才聚集的优势,将客户画像、风险前瞻、集约运营、体验反馈全部纳入服务过程,以全行专业能力支撑每次客户服务,致力于为每一位客户提供更精准、更完善的服务体验。
以服务农户为例,过去,受限于数据获取难度大、数量巨大而分散等多重因素,农村、农户难以被银行信贷体系覆盖。
为此,邮储银行探索基于农业农村大数据的主动授信机制,推动小额度、广覆盖、纯信用的线上服务模式,实现涉农贷款结余1.61万亿元。
邮储银行通过“党建+信用村” “产业+信用村”等方式,开展信用村、信用户评定,信用户可通过手机银行APP申请“线上信用户贷款”,实现小额度授信广覆盖,为更广大的农户精准画像、主动授信、综合服务。截至2021年末,邮储银行已建成信用村19.08万个,评定信用户363.64万户。
借助数字化技术,邮储银行应用实时定位、拍照水印等技术,以移动展业设备和手机银行为载体,推进贷后管理自主化、智能化、无纸化;持续推广还款提醒和催收等智能外呼功能,丰富贷后智能化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智能化风险预警模型,筛选风险数据开展排查,强化三农金融业务技防能力。
来源:邮储银行2021年度报告
在这些金融科技赋的背后,是邮储银行不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截至2021年末,邮储银行总行IT队伍增加到3,400人,全行超过5,300人。其中,总行科技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高达65%。
来源:邮储银行2021年度报告
当前,数字化与大零售,已经成为影响银行业未来格局的关键变量。而不管是数字化转型,还是零售转型,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人。
只有以员工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造就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进而立于不败之地。这是理解邮储银行崛起的一把钥匙,也是其面向未来,打造一流零售大行的密码。
在资本市场,邮储银行的潜力也得到了众多券商机构的认可。今年一季度,北上资金年内增持7只银行股逾亿股,其中邮储银行被北上资金增持5亿股。目前北上资金对邮储银行的持股量已达11亿股,是2022年初持股量的两倍。特别是芒格“弟子”李录旗下的喜马拉雅资本,在2021年年报中赫然在列。
安信证券在研报中表示,邮储银行零售业务优势尚未充分释放,基于成长性,考虑给予其高于其他大行的估值水平。东方证券更发布研报将邮储银行称为稀缺的高成长国有大行标的。据统计,在邮储银行发布2021年财报后,先后有30家境内外券商对其发布研报,均看好邮储银行。
拥有百年文化积淀、年轻且具有潜力的邮储银行,意气风发,正青春。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新金融琅琊榜”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最年轻国有大行崛起背后的人才和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