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洛洛杨
来源:大话固收(ID:trust-321)
这两年做城投的信托项目,大家会格外关注是否是发债主体。非标要缩量,“标债”资格当然就金贵起来。
债项评级,可以通过风控手段,比如找一家很牛×的担保公司来担保,就可以实现较高的债项评级。
而主体评级,强调的是发债主体本身的信用资质。
两个比起来,自然是主体评级更“干”一些。发债主体评级在AA+以上这个层面,几乎很少会通过信托进行融资。
但是,最近的“评级通胀”也已经被黑的不行了……百亿以下的AAA都出来了,光看评级还是有点不够。
那看啥?
看它发的债啊。当然,我们这里主要说交易所债券。关于债券的信息都可以在沪深交易所债券信息平台查到。
“大公募”、“小公募”、“私募债”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发行数量差别这么大?
首先有个大原则——“公私分明”。
标准私募债(不是金交所定融)有点像私募基金,不是说没有门槛,但接近于备案制。没啥硬性的限制条件,只要交易所同意给你挂牌转让就行。
如果发行人和投资者没具体约定的话,连定期报告和评级报告都可以没有。
(1)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
(2)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
(3)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1)发行人最近三年无债务违约或迟延支付本息的事实;
(2)发行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债券一年利息的1.5倍;
(3)债券信用评级达到AAA级。
这才叫“大公募”——人家历史清白,平均利润至少比年利息高出50%,而债项评级只能是AAA。
第二个大的区别,是针对投资者的。
大公募是真的“公募”-基本谁都能买;小公募就必须得是监管认定的合格投资者,至于人数无所谓,反正是公开发行。
但私募债就严格了,得是私募合格投资者,还有200人人数限制。
对标债来说,对投资者做区分和限制,实际上就是对债券流动性的限制。
大公募既可以竞价交易也可以协议转让,公众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来参与,你可以理解成债的IPO。
(1)债券信用评级达到AA级及以上;
(2)发行人最近一期末的资产负债率或者加权平均资产负债率(适用于多个主体以集合债形式发行债券的情形)不高于75%,或者发行人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
(3)发行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债券一年利息的1.5倍,以集合债形式发行的债券,所有发行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加总年平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债券一年利息的1.5倍。
又是硬性的财务指标。那不满足这些条件的小公募怎么办,对不起你们只能私下里协议转让去吧。流动性就大大降低了。
私募债呢?
更有限。200人的范围内自行协商,没人接那就硬扛着。
看到这里,估计大家都会想:
私募债真渣,大公募标准又高、流动性又好,选它没错!
但是,大公募发的少啊……审核大大严着呢。我经常看一些公募债的审核意见,那些审核员恐怕比做项目的要专业多了。问的问题无不紧扣细节而重要。多看几个审核意见书,保准能降低踩雷概率。
此外,其实能出来发债的,首先就给资质加分了。全国的城投大概12000家上下,发过债的也就2500家左右,差不多20%。
即使是发个私募债券,人家也是站在“前五分之一”了。
在“发过债”这个基础上,再来选的话,公募债主体资质更“硬核”,信息披露更健全,市场定价也更客观。一旦非标违约,代价也会更大。自然是选它更好。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大话固收”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交易所OS:就你也来发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