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彬
来源:负险不彬(ID:fuxianbubin)
一、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概述
一是结合业务方向明确风险偏好。风险偏好体系一般覆盖风险偏好管理框架,具体包括风险偏好形成、陈述、传导以及监测反馈和重检等各个环节。在金融机构的运作中,风险偏好体现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过程中愿意承担的风险性质和水平,其具体会受到公司内外部利益相关方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和约束。对于风险偏好的表述,需要通过对利益相关方期望的分析,从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出发,研究风险偏好所希望表达的公司未来发展和管理目标。风险偏好以定性的表述为主,但加上定量指标和数据来对偏好下的风险目标和收益目标作出综合陈述,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机制的现实基础,进而能够在根本上确保多风险指标相容性和一致性。
二是完善风险控制的治理架构。有效的治理架构是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基础,完善的风险治理架构可以确保对公司风险的全覆盖、管理职责明确及风险管理的独立性。金融机构常常结合展业情况,设立三个层次的风险治理架构与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并相应的把风险治理架构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为董事会及下设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其主要的职责是各类风险管理的政策及其实施方案,并责成管理层,采取措施全面执行和落实,并检查和评估执行。在公司治理层面,具体负责决定各类风险管理的整体架构,并责成管理层依据有关政策原则制订其授权范围内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操作指引。中间层则是由风险管理、法律合规和业务审查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具体承担审议各类风险管理政策与实施方案,整体架构,业务风险控制目标、整体风险控制原则和风险管理程序的职责,负责对公司业务经营中的各种风险实行全方位的监控,对各类风险的识别、度量、监督和控制进行独立的尽职调查,并协助董事会监督管理层开展风险管理的执行工作,检查和评估执行的有效性。最前端则是由业务职能部门承担,作为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主要负责遵守本部门业务流程和相关的业务政策,确保项目准入、项目出资、资产管理、资产处理等各项业务操作符合公司既定的合规与风险管理流程规范和政策制度,并对各自的资产流动性承担日常管理责任。
三是根据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内部评级和风险管控系统。为保证风险管控的高效和合理,目前金融机构将更多借助当前互联网技术,从业务各流程环节出发,识别各流程环节的风险因素与风险类别,运用风险管理工具与指标对风险进行识别、监控与计量,打造从数据收集到模型建构,从内部评级、信息导出到形成报告的整个线上流程,为业务开展提供有效的风险管控标准和管控流程,在确保业务规范化、标准化运作的同时,提升风险管理的预判性和前瞻性。
二、信用风险的识别
(一)信用风险概述
金融机构常常借助财务分析的路径识别信用风险,亦即通过分析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情况,达到评价企业经营管理的管理业绩、经营效率,进而达到识别企业信用风险的目的。在具体操作方式上,主要包括财务报表分析(通过识别和评价财务报表风险、经营状况、资产管理状况、负债管理情况)、财务比例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
其中,财务比率分析主要是分析盈利能力比率、效率比率、杠杆比率、流动比率等,具体关注指标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主要是分析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和融资活动的现金流。现金流量表考察指标如下表所示:
在分析企业现金流量时,需全面考虑所有与信用风险相关的信息,通过完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总量分析、结构分析和趋势分析,揭示出借款人的财务健康状况,以判断还款来源和还款可能性。
当然,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还要统筹考虑管理层风险、行业风险、生产与经营风险、宏观经济及自然环境等多维因素,才能真正的做好信用风险的识别。
(二)信用风险计量
信用风险计量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信用风险计量经历了专家判断法(即长期在一线业务骨干在承担信用风险过程中逐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传统信用分析方法,主要考察与债务人相关的声誉、杠杆和收益波动性等指标,及与市场相关的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利率水平等指标)、信用评分模型到违约概率模型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现在对于信用风险的计量主要依赖于对借款人和交易风险的评估,主要是从客户评级维度和债项评级维度两个方向展开。
其中,客户信用评级是金融机构对客户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的计量和评价,反映客户违约风险的大小,主要采用信用评分法(利用债务人可观测到的特征变量计算出相应数值来代表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并将其归入不同的风险等级)和违约概率模型(通过模型的搭建估计客户的违约概率,对历史数据的要求更高,需建立一致的违约定义,并在此基础上积累至少五年的数据)。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计量方法主要有如下表所示:
其中,债项评级对于银行类金融机构尤为重要,该评级是对交易本身的特定风险进行计量和评价,反映客户违约后的债项损失大小(既包括经济损失也包括会计损失),特定风险因素包括抵押、优先性、产品类别、地区、行业等。债项评级既可以只反映债项本身的交易风险,也可以同时反映客户的信用风险和债项交易风险。债项评级(LGD)建模,首先应对数据进行收集与预处理,数据的收集上主要集中于债项、债务人、抵质押担保和经济环境四个维度,并对债项与担保的分配分摊、间接成本的分担进行初步计算:
其次是对历史违约债项样本的实际LGD估算,主要是明确表内外、展期与借新还旧等的债项分类及处理方法,违约敞口的确定和回收现值的组成,折现率、汇率的确定与处理,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处理。
公式中,清收成本现值则是违约债项清收所发生的直接和间接成本的现值总和。而债项回收现值的计算,是债项自违约时点起所有属于该债项的实际回收现金流在违约时点的现值总和。计算公式为:
再次是对驱动因素的分析,即对所有候选变量进行驱动因素的统计分析,目的是筛选出在初步进行模型建立前有区别度及预测度的变量。
最后则是设计、建立统计模型,并给予实际业务经验对模型及其估值参数进行调整,进而弥补不完善的数据,使模型的参数更加符合实际业务经验。最终通过LGD值与债项等级的映射,构建债项评级体系。根据金融机构的业务特色,金融机构可结合各自的资源禀赋和各个统计模型的优缺点,从中筛选适合自身的统计模型(统计模型方法如下表):
对于金融业务的开展而言,还要考虑信用风险组合模型,根据实践,目前采用的模型主要包括以下表所示:
在选定模型后,需对模型的效果进行分析和验证,在定性验证方面,主要是审阅建模数据收集、清晰与样本构建过程。审阅模型开发过程中的开发步骤、技术标准与采取的专家调整。在定量验证方面,主要是通过返回检验对模型的风险区分能力、准确性等情况实施测试。最后再根据验证结果,提出已开发模型的优化建议。
(三)信用风险监测与管控
信用风险的监测是风险管理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信用风险管理者通过各种监控条件,动态捕捉信用风险指标的异常变动,并将这些变动信息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在宏观层面,需要进行行业风险分析(主要考察经济周期、财政货币政策、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和行业经营风险分析(主要侧重于分析市场供需、产业所处发展周期、行业分布、产业垄断程度、产品替代性、整体行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等),并细化到行业财务方面深入把握行业的盈利能力、资本增值能力和资金运营能力,进而深入的剖析行业发展的潜在风险。
通过对个体信用信息和行业前景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传递,进行风险监测和预判,结合现实情况,结合信用风险的类型、规模和概率,选择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度。在具体操作上,通过风险规避、风险抑制、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等手段降低风险损失程度及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但鉴于信用风险的客观性和不可避免性,在信用风险发生后应及时进行补偿处理,运用资本、利润、抵押拍卖收入等方式弥补公司在信用风险上的损失。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负险不彬”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全视图概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