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洛洛杨
来源:大话固收(ID:trust-321)
长期关注大话固收的读者可能发现了,私募基金八大策略里面,本人讨论的频率最多的是中性对冲策略。
实事求是地讲,由于对冲掉了市场平均涨幅,单纯从“赚钱”的角度来讲,市场中性策略收益并不亮眼;但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讨论,主要是个人认为,中性策略对信托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替代思路和选择。
作为一种稳健的投资选择,中性产品回撤往往控制在3%以内,极端不超过5%。然而,近期某家头部私募基金的中性策略出现了大幅回撤,达到了7%以上,由于这家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已达千亿,坊间纷纷疑惑的同时,关于量化投资的“规模魔咒”的讨论又浮现了出来。
所谓“规模魔咒”,就是量化策略的有效性只能维持在一定规模内;超过一定规模后,策略赚取超额收益能力显著下降。
我尝试来用大白话解释下这种现象,欢迎拍砖。
大家知道,量化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基于策略模型构建股票组合,也就是量化选股。一方面是按照设定的规则程序化交易,即量化交易。
在策略模型构建方面,常用的“两大板斧”是:统计套利模型和多因子模型。
以经典的配对交易策略为例,举个例子:
假设计算机经过回溯历年数据,发现A银行和B银行的股价差额常年在【-3,3】之间波动。
假设某天A银行发布了重大利好,导致股价一下子比B银行高了5元;
那么根据统计套利的观点,虽然现在差价是5,但是长期来看这俩银行的差价大概率还是要回到【-3,3】区间的,也就是所谓的收敛;而方向则大概率是A银行要跌一点,而B银行要涨一点。
那在操作上,就应该是买入B银行而卖出A银行,等价差回归到合理区间后获利走人。
这基本上就是统计套利刚刚诞生时的样子,但问题是,一个相关性被发现并验证后,很容易被发觉,策略很容易拥挤;由于容量有限,肉少狼多,这个策略已经越来越“内卷”。
聊完这个,再来聊聊另一板斧——多因子模型。
大致来说,不管模型多复杂,因子基本都分成两大类,“基本面因子”和“量价因子”。
一段时间内,一个平稳运行的企业基本面几乎不会变化,但股价却总是涨涨跌跌,而交易的本质正在于此,不同体量、不同方向的资金带来了涨跌(而不是企业价值本身),把这些买卖行为用数学的方式刻画出来,就是均线、成交量、MACD、KDJ等等。
量价因子模型就是研究这个的——甚至可以说,量化投资天生就是干这个的。人脑处理这些图要经历复杂的思考;计算机则能迅速找到规律。
量价因子模型把每只股票看成一个个符合各种因子特征的集合,不看基本面,到达预测区间后迅速下手买卖,然后绝不恋战,往往当天或者隔日就跑。
由于这种策略追踪的往往是瞬时的成交机会,靠的是高胜率、高频次交易来赚钱,要灵活转身,个头就不能太大——你想想,假如一只股票市值100亿,日均成交额1个亿,结果你一下子买了5000万,好家伙,肉还没吃到嘴,你就变成了那块肉。
规模魔咒,在这里就又出来了。之前听某个量化大佬讲过,每天万亿的成交量里面,量化交易已经占到3000亿。如果遇到行情不好成交量萎缩,中高频交易的容量更是难以突破。
说白了就是:你想买,没人卖;你想卖,没人买……
现在各家量化私募最下大力气研究的,还要属基本面因子模型。
所谓基本面因子,就是一大堆基本面指标,微观的例如行业地位、企业规模、成长风格、盈利状况等等;宏观的例如GDP、M1、M2、利率水平之类的;通过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分析,寻找股票价格和相关因子的关系,从而预测股价未来的走向。
从这个解释也能看出来,跟其他两个策略相比,基本面因子主要关注点在于预测股价走向,而对交易时间、交易规模要求不大——到了这里,规模魔咒终于声音小了些。
目前的市场上,量化类私募基金仍然在迅速扩容中;资金大批量地涌入,要想继续进行有效的管理,看得到目前就是两条路:
要么,是不断提高策略迭代的水平,开发出有效并且有一定资金容量的模型,赚到“smart money”,这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人才投入,还需要时间;
要么,就是把募集到的资金,投入到大量的基本面因子模型中去。当然,随之换手也会降低,持股周期变长——量化的优点也就越来越模糊。
写这篇文章时,翻了下16年左右的报道,那时候大家讨论的量化“规模天花板”还在10亿左右;短短不过5年时间,千亿规模的量化私募也发展起来了,意气风发的管理人开始对标美国的量化基金。
我个人愿意相信,随着中国股票市场越来越活跃,越来越多聪明人进场,量化基金的规模天花板会越来越高;但如此短的时间内,头部量化募集的资金量规模迅速膨胀,储备的人才、策略有没有跟得上资金的扩张,还是很值得推敲的。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大话固收”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这家量化私募是否遭遇了“规模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