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洛洛杨
来源:大话固收(ID:trust-321)
上午刷到一条新闻,据根据彭博(Bloomberg)数据进行的计算显示,在截至2月16日的30天里,香港证交所的日均成交额跃升至约250亿美元,而去年同期约为100亿美元。
香港交易所的这一日均成交额,是同期伦敦证交所(London Stock Exchange)的四倍多。作为对比,纽约证交所的日均成交额为440亿美元。
这个数字,我个人是有点震撼的。毕竟印象中伦敦才是老牌世界金融中心来着……
图是这样的:
难怪港交所 (HK:00388)这两个月走势简直气势如虹。
就在一小时前,又有一个比较爆炸性的信息。外汇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叶海生表示,研究论证允许境内个人在年度5万美元额度内开展境外证券、保险等投资的可行性。
有过投资港美股经验的人都知道,入金出金各种流程有多恶心人;没有港卡,要办莫名其妙的手续,要找花里胡哨的借口,最后还不一定成功。即使你有一张香港卡,也有入金被拒的可能。
今后,国家可能在5万美元额度内不设限了……考虑A股的散户化程度,估计不少股民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港股和美股比起来,估计港交所还是第一站。毕竟大陆人民熟悉的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海底捞、农夫山泉等等都在那里,还有不少要回归的。
意义还不止于此。大概十年前,上交所曾经想要搞一个“国际板”,推动境外企业在A股上市,背后既有资本市场开放的意图,更有推进人民币结算的野望。但最终应该是基于金融稳定的考虑,这个国际板迟迟没能落地。
目前看来,承担这个国际板职能的,只能是港交所承担。也人说海南要打造替代香港,至少在国际金融方面,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一个金融中心岂是一朝一夕就能造就的。
香港局势一旦稳定下来后,港交所必然成为中国金融开放的一个桥头堡,背后是跨境资本流通、人民币国际化的“大局”。
而金融开放,也是2020年底各种区域投资协定,要落实到地必然需要进行的选择。商品自由贸易的多边格局,是历史进行曲;国际金融资本的多边格局,才是未来几十年最喧嚷的大戏。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香港市场的繁荣是被规划、被需要的。背后的投资机会,值得更长期的关注。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大话固收”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4倍成交量的背后,一出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