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初明峰、刘磊、张款款
来源:金融审判研究院(ID:jrspyjy)
裁判概述
原法定代表人有证据证明其只是曾在被执行单位担任挂名法定代表人,而并未参与被执行单位实际经营工作,亦非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的,执行法院应当为其解除限制消费措施。
案情摘要
1. 2020年3月17日,玄武法院对在本案诉讼及执行阶段,担任被执行人滨淮创业园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吴正海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2. 另查明,吴正海只是因政府人事调动原因而担任被执行人滨淮创业园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实际上并未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
3. 吴正海在不担任被执行人滨淮创业园公司法定代表人后,向执行法院申请解除对其采取的限制消费措施。
争议焦点
是否应当解除对吴正海的限制消费措施?
法院认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明确,单位被执行人被限制消费后,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确因经营管理需要发生变更,原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申请解除对其本人的限制消费措施的,应举证证明其并非单位的实际控制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人民法院经审查属实的,应予准许,并对变更后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依法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本案中,吴正海系政府公职人员,因人事变动任命为滨淮创业园公司法定代表人,现有证据证明,吴正海并未实际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亦并非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现滨淮创业园公司法定代表人己经发生变更,执行法院应当解除对其限制消费措施。据此,原执行决定适用法律不当,本院予以纠正。
案例索引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
第三条 ......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因私消费以个人财产实施前款规定行为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执行法院审查属实的,应予准许。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
17. 解除限制消费措施的几类情形。人民法院在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有关人员申请解除或暂时解除的,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1)单位被执行人被限制消费后,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以因私消费为由提出以个人财产从事消费行为,经审查属实的,应予准许。
(2)单位被执行人被限制消费后,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确因经营管理需要发生变更,原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申请解除对其本人的限制消费措施的,应举证证明其并非单位的实际控制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人民法院经审查属实的,应予准许,并对变更后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依法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3)被限制消费的个人因本人或近亲属重大疾病就医,近亲属丧葬,以及本人执行或配合执行公务,参加外事活动或重要考试等紧急情况亟需赴外地,向人民法院申请暂时解除乘坐飞机、高铁限制措施,经严格审查并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给予其最长不超过一个月的暂时解除期间。
上述人员在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时,应当提交充分有效的证据并按要求作出书面承诺;提供虚假证据或者违反承诺从事消费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恢复对其采取的限制消费措施,同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从重处理,并对其再次申请不予批准。
实务分析
限制消费措施具有惩罚性质,在被执行人为单位的情况下,因被执行人的相关人员对被执行人债务的履行会产生很大影响,很大程度上会决定被执行人债务的履行与否,因此执行法院在对被执行人单位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的同时一般也会对被执行人的相关人员同样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在对于“相关人员”的认定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3条的规定,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会被列入此范畴。
本案中,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便因被执行法院认定为此类“相关人员”而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但其通过向法院提供相关证据而成功解除限制消费措施。其举证思路值得借鉴:“其只是因政府人事调动原因而担任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虽然在本案诉讼及执行阶段担任法定代表人,但只是挂名而并未参与被执行人单位的实际经营,并且其并没持有被执行人的股权、也没有通过其他间接持股方式对被执行人进行控制,目前也不再担任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无法对被执行人的债务履行产生任何影响。”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金融审判研究院”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