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七公
来源:镭射财经(ID:leishecaijing)
日前,多家以助贷业务为主的金融科技公司公布了2021年一季报。在经历了强监管和疫情的双冲击之后,不少公司经营状况明显好转,迎来了今年的“开门红”。
监管重塑助贷格局
助贷模式,因近年来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暴露风险,逐渐引起监管关注。
从2016年以来,监管就不断强调商业银行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和不符合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经营资质监管要求的合作机构提供的直接或变相增信服务。同时也要求银行与助贷机构开展合作时,务必关注后者的增信能力和集中度风险等。
2020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发文对助贷业务作出规范。
2020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在与合作机构的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中,核心风控必须由自己独立自主地掌控。
2020年10月16日,央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第五章第52条规定,要求农商行、城商行服务区域本地的定位,新增“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区域性商业银行应当在住所地范围内依法开展经营活动,未经批准,不得跨区域展业。”
2020年11月,网络小贷新规的征求意见稿中,对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在多项监管政策的规范之下,2021年,助贷业务迎来新的探索,助贷机构开始告别兜底的业务模式。
在《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后,资金方不仅需要给助贷平台释放更多资金来用于提升自身获客、场景化布局与辅助风控能力,助贷方也需要提供给资方更高的业务利润来激活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分润模式”逐渐得到市场认可。
分润模式也叫轻资本模式,与单纯的导流方式不同,在助贷分润模式下平台方通过多种场景渠道获取用户,并进行初步筛选,结合资产质量、信用记录、场景消费偏好等标签分类后给机构资金方,同时平台方再通过支付一定比例保证金的方式,即融资担保,与机构资金方风险共担。按照行业惯例,在该模式下 ,在刨除坏账不良损失后,合作双方对利润按照一定比例分成。
值得关注的是,在上述管理办法提出严控地方法人银行跨区域经营的要求之后,助贷科技平台方们合作的金融机构数量似乎并未受影响,除了区域中小银行,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展业的机构,例如来自互联网银行(含直销银行、民营银行)以及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合作方在不断增多。
据券商中国报道,“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需要更多线上获客,区域中小银行需要加强线下业务拓展,中小银行个性化的需求为金融科技企业服务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围绕助贷合作,区域中小银行对金融科技服务商的合作需求更加强烈。
360数科首席执行官兼董事吴海生表示,“我们与天津金城银行的战略合作也比计划进展得更快”。根据吴海生介绍,天津金城银行已成为360数科贷款促进量(贷款撮合服务)最大的机构合作伙伴。
信也科技创始人、总裁李铁铮也表示,“目前我们正与多家银行开展助贷业务合作的系统对接。”
分润模式成新增长点
在经历了强监管和疫情的双冲击之后,多家金融科技公司近期披露年报及一季报数据显示,经营情况、信贷资产质量正迎来明显好转,分润模式贡献明显。
其中陆金所营收152.52亿元,同比增长16.9%;净利润49.69亿元,同比增长18.7%。360数科2021年第一季度总净营收35.99亿元,同比增长13.1%;净利润13.47亿元,同比增长635.4%。信也科技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21.13亿元,净利润5.93亿元,同比增长41%。
2020年,360数科全年共促成交易2467.58亿元,同比增长24%;信也科技促成借款金额则为641亿元。
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在年报中提及,“不担风险只是To B输出技术的‘轻资本’模式”的助贷科技服务快速增长,成为收入主营。
2021年第一季度,360数科来自于信贷驱动服务的净营收为24.51亿元,2020年同期为28.10亿元。其中,贷款撮合服务和服务费(重资本)收入7.24亿元,融资收入4.09亿元,释放担保负债收入12.95亿元,其他服务费0.22亿元。
吴海生称,“本季度,超过50%的贷款是在轻资本模式和其他技术解决方案下获得的,大大超出了我们最初的目标。这标志着我们的业务性质从资本驱动到技术驱动的根本性变化的一个里程碑。”
信也科技2021年第一季度促成借款金额为268亿元,同比增长104.6%。信也科技方面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将继续维持一季度的高质量增长,第二季度的促成借款金额将在290亿元至300亿元之间。
信也科技CEO章峰也表示:“在今年经济稳步复苏的大环境下,信也科技继续开启科技赋能,助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在达成客群上浮的同时也在探索和实践普惠金融,助力小微经济发展,这些都为我们未来进一步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镭射财经”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